移防與留守: 深圳武警邊防部隊的“變”與“不變”

11年前,劉興由河北老家來到深圳當兵,如今已在深圳安家的他,卻和他所屬的部隊一道,面臨著調離熟悉城市的可能。

責任編輯:姚憶江

2015年8月12日,廣東省深圳市,深圳中英街車輛智能驗放系統正式投入使用。武警執勤戰士對進入中英街的車輛進行驗放。(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于2018年12月6日《南方周末》)

改革開放給中英街帶來的變化之一,就是內地與香港經濟差距的迅速拉近。經濟繁榮帶來的商機和就業機會,令大量外籍人員試圖闖關出入境,其中有八成以上為東南亞、南亞籍人員。

2018年12月3日,武警廣東省總隊執勤第二支隊軍官劉興,領兵從深圳營區奔赴粵北某地,執行“魔鬼周”訓練任務。他所在的某特勤大隊反恐中隊,被譽為全國武警邊防“尖刀中的尖刀”,多次入疆輪戰和執行廣東省內各種行動。

每一天,在連接深圳界河的53米長羅湖雙層人行橋上,有數十萬人次各懷夢想,如潮水般溢過橋面。香港回歸21年,越來越密集的人流,正擁上24小時通關的深港口岸,漫過窄窄的深圳河,向兩地更深、更開闊處流淌。

隨著國內經濟發展,用工潮的推動,組織外國“偷渡客”來華打工的違法犯罪行為日漸抬頭,因利潤豐厚,組織運送外國“偷渡客”的“蛇頭”增多,他們直接組織運送外國人到沿海發達省份工廠非法務工。香港及包括深圳在內的珠三角地區成為偷渡者打黑工的熱點地區,近期截獲個案不斷,許多一線戰場,都有劉興和戰友們的身影。

順流,逆流

11年前,劉興由河北老家來到深圳當兵,如今已在深圳安家的他,卻和他所屬的部隊一道,面臨著調離熟悉城市的可能。

這支部隊已在深圳駐防38年。

1979年12月,原武警廣東省支隊組建于廣東省花縣,這是改革開放后恢復組建的第一支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次年8月14日,該支隊移防至深圳經濟特區,隨后更名為廣東省公安邊防總隊第七支隊。8月26日,深圳經濟特區成立。這支部隊因組建時間早、官兵數量大、守護特區管理線長,被譽為“中國邊防第一旅”。

七支隊和六支隊,是一代代深圳人最熟悉的兩支駐軍。七支隊守衛“二線關”,六支隊守衛深港“一線”。1969年,原駐守珠海的廣州軍區守備6團,與原駐守深圳的守備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