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低溫,危害比想象的大

一項基于中國272個主要城市的研究發現,22.8℃為最適宜溫度,大于或小于22.8℃,死亡風險都會增加。

責任編輯:朱力遠

北方已經進入集中供暖的季節。圖為吉林長春一家熱力公司的鍋爐工正在觀測爐內燃燒情況。(東方IC/圖)

(本文首發于2018年12月6日《南方周末》)

一項基于中國272個主要城市的研究發現,22.8℃為最適宜溫度,大于或小于22.8℃,死亡風險都會增加。相比較而言,低溫的死亡風險遠大于高溫。這意味著供暖需求其實應該不分南北。

入冬已近一個月,天越來越冷了。隨著從北到南氣溫的降低,許多人的身體會感覺不舒適,更有人經常把“凍死人了”掛在嘴上。

而根據《英國醫學雜志》(BMJ)2018年10月31日發表的環境溫度與死亡風險關系研究,“凍死人了”可能并不是開玩笑,這項基于中國272個主要城市的研究發現,以22.8℃為最低點,環境溫度與死亡率呈現出反“J”形關聯,即大于或小于22.8℃的話,死亡風險都會增加。相比較而言,低溫的死亡風險大于高溫。隨著氣溫降低,死亡風險明顯地升高了。這個最低點也被稱為最適宜溫度、最低死亡溫度。

審稿人、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田林偉認為,這項跨越中國不同氣候帶和人口、社會經濟因素的疾病風險研究能夠為中國公共衛生政策和相關弱勢群體保護提供借鑒。

溫度與疾病相關嗎?

溫度具體有怎樣的風險呢?研究發現,14.33%的非意外死亡率可以歸因于非最適宜溫度(該研究中最適宜溫度顯示為22.8℃),沿襲早先研究中用前2.5%和后97.5%來區分出極端溫度和適度溫度的分類方法,分到不同溫度段的話,適度寒冷(-1.4到22.8℃)占比最高,達10.49%,說明因溫度帶來的疾病風險中,-1.4℃到22.8℃適度寒冷的天氣造成的風險最大,其次是適度炎熱(22.8到29.0℃),占到2.08%,極冷(-6.4到-1.4℃)和極熱(29.0到31.6℃)占比相對較低,分別為1.14%和0.63%。

這項研究利用的是中國疾控中心疾病監測點系統在全國272個主要城市的特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柯珂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