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扶貧模式在畢節扎了根
冬日的烏蒙山吹起大風,濃霧在清晨散開。人們在這片自然的土地上醒來,開始一天的生計。
恒大二村
啃一塊硬骨頭
八十高齡的張正英老人是貴州省大方縣鳳山鄉銀川村村民,祖孫三代5口人擠在兩間破瓦房里。他們在這里幾十年,烏蒙山包圍著他們,門前無路,只有一條窄窄的小溪,溪水靜靜地流淌著。
張正英家實在太窮了,他們常年吃苞米飯充饑,油瓶里常年只有一點點油星,瓶子倒過來,油都滴不下來。
冬天濕冷,張正英的家變得無比陰寒,遇上刮風下雨,屋頂還會被掀開,漏風漏雨,張正英家只能不停地往上面蓋上石頭磚塊壓住屋頂覆蓋物。
三年前,當恒大的扶貧隊員第一次在張正英房前屋后考察時,烏蒙山區畢節市7縣3區927.52萬人總人口中,貧困人口達115.45萬人,其中大方縣貧困人口為18萬人。這是一場任務異常艱巨的脫貧攻堅戰。
2015年11月28日,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我們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標、苦干實干,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這份中國上下五千年所未見的宏愿感染了全體恒大人,恒大集團連夜召開高管會議,商討如何有效參與精準扶貧工作。
在當晚的緊急會議上,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表示,扶貧是國家大事,也跟企業息息相關,因為恒大的成長與國家息息相關,“國家好,我們恒大就好;國家快速發展,我們恒大就飛速發展”。集團當場立下軍令狀,一定要不遺余力,恒大人人人都要上戰場,打贏扶貧攻堅戰, “恒大要在國家的脫貧攻堅戰中啃一塊硬骨頭,啃一塊國家都覺得難啃的硬骨頭!”
種種數據和跡象表明,貴州畢節就是這塊硬骨頭。第二天,恒大人就開始奔赴畢節。12月1日恒大提出了創新式的扶貧計劃,“恒大已經發展到一定規模,有一定實力了,到了可以回報社會的時候,我們有能力與一個相對貧困的縣級單位‘結對子’,來個整體幫扶脫貧!”
當恒大扶貧隊員站在張正英陰寒、昏暗的屋子里,看著一家人無奈的悲涼,心中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感?,F實比想象的還要嚴峻許多。畢節還有許多像張正英家的貧困戶。他們住在四面透風的茅草屋里,家徒四壁,深山阻隔了他們與外界的連接。他們的孩子也常常因此不得不放棄讀書上學的機會。
恒大下定決心,要為這片自然風光綺麗但貧瘠的土地做點實事,一定讓你們過上好日子。這是對張正英老兩口和他們的小孫子說,也是對所有大方貧困戶乃至畢節人的承諾,未來三年,即到2018年年底,助力大方縣穩定脫貧。恒大要做的,不僅是讓一個地區脫貧,更是就此打磨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扶貧模式,給其他機構和組織提供可參考、可復制的經驗,成為“美好生活”的新時代樣本。
2015年12月19日,在全國政協與貴州省政府的見證下,恒大和大方縣舉行了結對幫扶大方縣精準脫貧簽約儀式。恒大明確表示將在未來三年投入30億幫扶資金。事實上,2017年5月,在幫扶大方縣效果初現后,恒大又將幫扶范圍擴大至整個畢節市的一百多萬貧困群眾。為此,恒大追加了80億元幫扶資金。無償投入120億,數字背后所體現的扶貧力度之大、領域之廣,在當時和現在都是難得一見的。
三年后的2018年12月4日,離“脫貧三年之約”不到30天的冬天,我們來到烏蒙山下的大方縣。
一組令人感到欣慰的數據:恒大幫扶大方縣各項精準扶貧措施已覆蓋大方縣全部18萬貧困人口,并取得階段性成果:總建筑面積約400萬㎡的103項重點工程已于去年6月底全部竣工并交付使用,包括移民搬遷安置區、學校、醫院等80個重點工程70萬㎡,產業扶貧項目330萬㎡。
在大方縣之外的畢節其他六縣三區,恒大截至2017年底已協助畢節各級政府幫扶30.67萬人初步脫貧,到2020年還要協助畢節各級政府幫扶72.46萬人穩定脫貧。
恒大派出的2108位扶貧專員在烏蒙山這片土地上,用一步一個腳印丈量出了一份同時具備現實意義、社會意義和實踐意義的精準扶貧范例。據悉,恒大作為民營企業探索出的畢節模式已被寫入中國社科院發布的《扶貧藍皮書:中國扶貧開發報告》中,成為眾多機構和學者的研究對象。
恒大援建的“奢香古鎮”
奢香與幸福
當恒大人走入張正英老人家時,很難將如此綺麗的自然風光,豐富的人文歷史與眼前惡劣的居住環境聯系起來?!睹魇贰贰睹鲗嶄洝贰顿F州通志》《黔書》等史書中記載的那個曾統領南國、威震四方的彝族女英雄奢香的故事和美德似乎已被人遺忘。人的貧困不僅是物質的,更是精神上的,要徹底脫貧,還要解決思想深處的問題。而文化是解決思想深處問題的根本。恒大提出打造一處既展示地方建筑特色又有民族風情的旅游文化名勝,取名“奢香古鎮”,一是讓后人傳承奢香的精神,二是讓彝族文化根植于人們的心中,第三個更重要的因素是,可以就此形成新的產業促進當地就業。
“‘奢香古鎮’不僅要成為全國游客的樂園”,“更是異地搬遷貧困移民的家園”,“同時還是商賈的創業園”,一舉多得。
當我們來到奢香古鎮時,整個古鎮已成為車流穿梭的極具特色的南國小鎮,這里紅墻綠瓦,萬家燈火。商業街區、安置民宅、梯田公園布局明朗,與周圍的群山峰谷形成有效呼應。
2016年2月,恒大集團又開展了一項惠及更多貧困居民的造房計劃。首批10個恒大幸福新村開建。恒大人始終沒有忘記對張正英老人的承諾,要求團隊務必在入冬之前完成房屋建造,“確保房屋的質量和標準絲毫不降低”。他們期待張正英老人和更多人能住進新房過一個安穩年。
2016年9月28日,張正英搬進了恒大幸福二村的新居。而此時,張正英的老伴兒已經去世。離開舊居前,張正英拉著小孫子的手,在門口站了好久,她仿佛在跟過去握手,也仿佛想要告訴過去,新生活來臨了。她把老伴兒唯一的一頂帽子留在了老居,然后彎腰向老宅鞠了三個躬。小孫子也學著奶奶向老宅鞠了三個躬。這一幕讓在場的人無不動容。
張正英一走進恒大幸福二村,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一棟棟錯落有致的兩層建筑,既整潔明亮又具有民間風情。張正英從未見過這么漂亮的房子,也從未奢望過自己有一天能住進這么整潔的房子。
我們在恒大幸福二村見到了張正英。她已經83歲高齡。與三年前滿臉的憂愁相比,她變得輕松了許多,一見面就露出滿臉的笑容。她健碩地忙里忙外。
我們走進張正英家的門前院子,她種上的蔬菜已經從泥土里露出綠油油的葉子,入口的門廳處擺放了幾盆種植的鮮花。紅的、綠的,在這嚴寒的冬日多了一絲暖意。
入住時,恒大為包括張正英在內的每一位搬遷戶都配備了基礎的家具和家電,桌椅板凳,還配備了當地特色的烤火爐取暖。隨著搬遷戶的入住,小區內的特色服務也慢慢完善起來,包括休閑廣場、健身器材、便利店、便民中心等等。
隨著恒大幸福新村的規模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人得以改善居住環境。截至目前,恒大在易地搬遷扶貧方面累計投入44億元,在畢節10個縣區建設12個移民搬遷社區及50個新農村,解決畢節市5.2萬戶、22.18萬人的移民搬遷,同步配建教育、商業等設施,配套適宜貧困戶就業的產業。其中,援建大方縣的50個新農村和縣城安置區奢香古鎮,已于2017年6月30日前完工并搬遷入??;建設全市8個縣城安置區項目也已陸續搬遷入住,今年年底前全部交付使用;
恒大人不滿足于此。對新增重點區域的選址建設工作目前又開始了。恒大大方易地搬遷扶貧部負責人王坤說,恒大要扎根于此,不僅要幫貧困戶“挪窮窩”,還要幫貧困戶改窮業、拔窮根、換窮貌,真正實現搬得出、穩得住。
就業與產業
在解決住房的同時,恒大更多考慮的是怎么讓貧困戶安居樂業。王坤說恒大充分依托產業優勢帶動搬遷扶貧建設,打出了一套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組合拳”,給每一家搬遷戶都配建了2個蔬菜大棚,還有肉牛養殖、中藥材、經果林等產業配套。
12月4日,在大方縣恒大幸福50村,我們看到了一場特殊的分紅儀式。在恒大集團幫扶畢節安格斯肉牛產業分紅儀式上,220戶、666位貧困戶領到了養牛分紅的“年終獎”總計333000元,每個人臉上都掛著幸福的笑容。據了解,分紅儀式還將陸續在畢節全市各大養?;嘏e行,將覆蓋全部4萬養牛貧困戶。
“入股扶貧牛,年年有分紅”,這是恒大創新產業扶貧模式,在恒大110億扶貧??钪?,很大一部分就用于產業扶貧,其中27億投在肉牛產業上。
大方縣素來有養牛的傳統。但是牲畜養殖也同樣困擾著當地的老百姓們。他們多年來尋求解決方案無果,一是缺技術、二是沒銷路。所以常常發生養不好、養不活的事情,血本無歸。而且,大方本地的土黃牛,品相也差。
通過實地考察,恒大將發展肉牛產業作為因地制宜實施產業扶貧的一項重要舉措,幫助畢節引調并繁育10萬頭安格斯和西門塔爾優質母牛,改良50萬頭土種牛,建設10萬頭飼養規模的養殖基地,50萬畝高產優質飼草料基地,幫助畢節打造我國西南地區最大的肉牛養殖基地。
目前,恒大已引調并繁育68934頭安格斯和西門塔爾優質母牛,改良27萬頭土種牛,已建設9萬頭飼養規模的養殖基地,已建設31萬畝高產優質飼草料基地。
同時,恒大集團引進中禾恒瑞等18家肉牛產業上下游龍頭企業,帶動貧困群眾通過青貯玉米種植、養殖基地務工、入股分紅等方式增收脫貧。其中,僅僅在2018年一年,畢節農民通過出售青貯玉米用作安格斯牛的飼料一項,預計總收入就達到1.8億元,是2017年起步之年的3倍以上。
蔬菜瓜果生產基地是恒大為畢節打造的,這個基地已經成為中國西南部最大蔬菜瓜果基地。
截至目前,恒大建設了6萬棟大棚,40多萬畝蔬菜瓜果大田基地,以及配套的育苗中心,引進79家上下游龍頭企業,解決了種什么、怎么種、賣給誰的產業鏈根本性問題。
恒大配套建設了蔬菜集散中心,借助“互聯網+”的手段,把市場需求直接反饋到育苗中心。蔬菜成熟后,由集散中心向合作社現場收購,然后集中洗、揀、分,把綠色蔬菜供給到重慶、貴陽等全國各地。
今年夏天,圣女果的行業看漲。于是,蔬菜大棚種植了大量圣女果,結果賣出了好價錢。平均算下來,一個大棚現在一年可增收8000到1萬塊錢,解決兩個人的脫貧問題。
“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基地”的幫扶模式,成為當地發展蔬菜產業的最優解決方案。
中藥材、經果林產業方面,恒大幫助畢節建設25萬畝經果林基地,25萬畝中藥材基地。目前,已建設13.9萬畝中藥材、食用菌基地,23萬畝經果林基地。
有了產業,恒大還組織貧困人員進行職業技能培訓和“十萬農民實用技能培訓”,幫助他們提升勞動技能,掌握勞動本領。他們有的被推薦至恒大引進的上下游龍頭企業工作,有的也能走出大山謀求更廣闊的發展。他們從農民變成了“產業工人”,養家糊口之后敢想象更美好的生活,自信心也增強了。
恒大計劃推薦8萬貧困家庭勞動力到恒大引進的上下游企業、恒大下屬企業和戰略合作單位就業。截至目前,畢節全市已有107323人接受培訓后,成功推薦到當地產業就業和異地就業的有72189人,人均年收入4.2萬元,真正實現了“一人就業、全家脫貧”。
老有所養,幼有所育
只要涉及老人和小孩,都是扶貧工作的重中之重。
許家印常常跟員工講述自己上學時候的經歷。他上大學就是靠著國家給的十幾元伙食補貼才堅持讀完。他心里一直有一份對教育事業的執念,自己賺到的第一筆錢,也都投入自己的家鄉建了一所小學。
教育扶貧沒有捷徑可走,必須一步一個腳印地夯實基礎。從2015年12月起,恒大通過建學校、強師資、設基金,全方位補足當地教育資源缺口,已建成11所小學、13所幼兒園、1所完全中學和1所職業技術學院,并全部投入使用。
我們在走進恒大第二小學的校園,被這里現代化的基礎設施和學生們朗朗的讀書聲吸引。我們已無法想象三年前恒大是如何將一個又一個失學兒童、留守兒童再次帶進學校,讓他們有學可上。教育扶貧是面向未來的,是明智啟志。
三年前,恒大的扶貧團隊通過對大方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大數據分析發現,貧困家庭的留守兒童、孤兒和困境兒童一共有4993名。為了讓每一位兒童都得到關愛,恒大員工發起了“一助一”自愿結對幫扶平臺。他們時常給這些孩子們寄去書包、書本、衣物等,給他們打電話,請當地的扶貧團隊到家里去看望。
這些孩子受到關注和關注,臉上也慢慢揚起了自信。在恒大建設的學校里,他們更是能享受到與城里孩子同等優質的教學資源。恒大與清華大學達成了合作,為當地的中小學引入清華附中、清華附小的遠程教育平臺,實現“雙師課堂”,這不僅學生開拓了眼界,老師們也學到了很多創新教學理念。清華附中、清華附小的語文、數學、英語名師們還會定期到畢節大方做教學展示。
順著恒大第二小學往下走就是恒大第二幼兒園。180名適齡兒童正在這里上課。他們做的手工在園內大廳的墻上組成一幅天然的藝術畫。他們一步一步地攀爬運動器材鍛煉體格。他們將從這里開始,學會自信、自強與自愛。
在特困群體生活保障方面,恒大也援建了1所慈善醫院、1所養老院、1所兒童福利院,并且均已竣工交付。
“絕不落下任何一個有苦難的人”,如今恒大踐行了自己三年的諾言,擲地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