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我未曾赦免的公雞
如果我日后來你家做客,請用蔬菜招待,赦免一只公雞,更不要宰殺母雞。這不僅是為了弘揚善待動物的意識,也是為了自己內心的平安。一個想成為素食主義者而又放不下豬肉燉粉條的人,也只能小打小鬧做到這份上了。
責任編輯:朱又可
一家養雞場里的雞(圖文無關)。
經常聽人說國內小孩不易,中年不易,老人不易,可回鄉時,最大的感觸,反倒是鄉下的動物不容易。
村里人煙稀少,小學撤并,青壯年進城,鄉下野物漸漸多了起來。為了世界少些霧霾,為了黃沙不再彌漫,人們咸與維新:秸稈焚燒被禁止了,堆積雜物焚燒為“土糞”的行為也少了。除了秸稈,砍柴燒柴的人也少了,四周看上去滿目青山。柴禾茂密,生靈遂有了棲息之地,野蠻生長。前年我家附近有一吊罐黑蜂,做成的蜂窩大如咸菜罐子。因其碩大,多少人路過,都留連地張望,嘖嘖稱奇,然后速速離開。時不時還是有人被螫傷,送醫院掛吊水。
無奈之下,村民找來消防隊,消防隊全副武裝,架梯子去滅。孰料人算不如天算,不知是哪個動作不規范,不小心驚動黑蜂。黑蜂覺察生命受到威脅,一哄而散,四處追人。消防隊小哥和村民抬腿就跑,有的來不及,就地倒在水田里,甚至把頭插進泥巴里。即便在聽大哥描述的時候,我都能輕易腦補當時的場景。
大自然讓動物和人“動進人退”。此間野貓泛濫開來。美國這邊有所謂“抓捕-閹割-釋放”(TNR: Trap, Neuter and Release)的正規項目,控制繁殖,而老家的貓一切自便,性生活自理,子嗣眾多。它們生活在草叢、樹叢、垃圾堆中,晝伏夜出,但我還是親眼看到多只。這些貓生來就接受了天生天滅的生存狀態。一個個肥肥壯壯,說明是餓來亂吃雜物。夜晚,我老娘說如果廚房大門不關,它們會不邀自來,甚至為了爭食而干架,放聲大叫,會驚擾四鄰清夢。
我對野貓頗多同情。這是對比出來的:我家的小貓有時候把鳥叼回家,家里弄得一地鳥毛,我煩不勝煩。更多時候它捕鼠,一天一只甚至更多。有時候它叼老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周凡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