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新駝鈴】他們為什么叫土庫曼為“土苦慢”?
有人給土庫曼起了另外一個名字“土苦慢”——風沙大、條件苦、做事慢,雖是玩笑話,卻真實地反映了當時開工建設時面臨的困境。
土庫曼斯坦,中石油阿姆河公司一處鉆井平臺。工地外面是一眼望不到頭的荒漠。
有人給土庫曼起了另外一個名字“土苦慢”——風沙大、條件苦、做事慢,雖是玩笑話,卻真實地反映了當時開工建設時面臨的困境。
阿姆河項目一期工程2008年6月開工建設的時候,展現在大家眼前的是一系列挑戰:
首先,工期緊迫,根據中土兩國首腦確定的目標,項目一期工程將于2009年年底實現投產通氣。這意味著要在一年半時間內在荒漠中建成一座50億立方米產能的天然氣處理廠。
其次,工程浩大,單是一期工程就包含28座井場、90公里集輸干線、集氣站、集氣總站、處理廠及外輸計量站這樣龐大的系統工程;
再次,自然條件惡劣,工區位于沙漠腹地,夏季高溫達50℃,冬季嚴寒低至零下30℃,嚴重影響現場施工;
最后,資源國基礎設施薄弱,所需建設物資裝備都需要進口,然后運輸到現場,所涉及的采購、運輸、清關、許可、后勤依托、施工管理無一不是瓶頸難題。
因此,當時有人給土庫曼起了另外一個名字“土苦慢”——風沙大、條件苦、做事慢,雖是玩笑話,卻真實地反映了當時開工建設時面臨的困境。
李高潮是中國石油(土庫曼斯坦)阿姆河天然氣公司采氣工藝總工程師。2008年初,他剛到土庫曼斯坦的時候,項目啟動不久,一窮二白,沒有可供員工居住的專門營地,他們就在工地附近的查爾朱州市區租房住。
冬天最冷的時候,暖氣都凍上了,晚上睡覺必須把毛衣、毛褲套在身上。上下班路上輾轉要花一兩個小時,通勤必經的阿姆河浮橋一度被上游的冰沖毀,他們只好轉乘火車再倒汽車,一來一回要三四個小時。
除卻生活上的不易,要在茫?;哪薪ㄆ鹑绱她嫶蟮墓こ屉y度非同一般。公司的合同區分為A區和B區,工作人員經常要來回跑,但A區B區之間沒有公路,為了方便運送工程物資,他們必須在沙漠中修出一條路來。
修路過程中單籌備材料就大費周章。碎石需要從幾百公里外的地方去拉,當地連大馬力的推土機都沒有。另外,項目一期的水泥都是從烏茲別克斯坦采購進來的,當地的工人也不具備建筑工人的資質。
戈壁和荒漠里風沙大,道路挖開后,下面的風沙更容易被吹起來,一出門經常耳朵里都是沙子。當時,李高潮出去工作必須帶三樣東西:鏟子、馕和水,帶馕和水是因為在工地上一待就是半天甚至一整天,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需要補充能量;帶鏟子是車子在路上易遇到流沙,一旦陷進去就得馬上下車去挖沙。
與國際上同規模處理廠相比,阿姆河天然氣項目的建設工期要短2年以上,這在很多人看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開工18個月后,阿姆河項目一期工程順利竣工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