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房企側寫:從“歐風美雨”中突圍而出的中式文化情懷

“如果遍地都是羅馬小鎮、托斯卡那、加州水岸,到哪里去找中國人自己的鄉愁呢?”黃其森認為,房子除了建筑屬性,還要有文化屬性,一棟建筑的生命,短則數十年,長則數百年,影響的不只是一代人。

“一個人的命運,一個公司的發展,惟有和時代的命運和精神緊密相連,才能有更好的發展。我們趕上了一個好的時代,我們要感恩這個偉大的時代。”

此話出自泰禾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黃其森先生之口。之所以這么說,則與他的發展經歷密切相關。

從響應時代號召,下海創業到深耕福建、打造精品樓盤;從潛心十載光陰,打磨新中式院落別墅,到2017年帶領泰禾以1010億元的銷售成績,強勢躋身中國房企15強;從響應房住不炒,堅定對標自住需求到建立“泰禾+”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開創高附加值的“中國式美好生活”。

在過去的22年,黃其森和他所創立的泰禾集團踏著改革開放的步伐,不斷擁抱社會變革的浪潮。

“改革開放是為了讓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嚴。”這位常年保持干練發型、穿著樸素的企業家說,這也正是企業要肩負的時代使命。

在改革開放40年來臨之際,透過泰禾的發展軌跡,人們不僅可以一窺中國傳統建筑文化在當代社會的傳承,還能挖掘出以泰禾為代表的閩系房企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強勢崛起的故事。

從揮師北上到“院子IP”

想要了解泰禾,中國院子是繞不開的話題。

自古以來,庭院就是詩人和作家們潛心描寫的對象。春季里,蘇東坡會一個人在庭院里獨自行來行去,看著“更闌人靜月侵廊”;秋季里,白居易曾坐在庭院里冥想,細細品嘗“叩齒晨興秋院靜,焚香冥坐晚窗深”的深秋味道;在當代作家金云臻的記憶中,時光的流逝都刻在了院子里,它“是春天院子里的乳鴉叫,是夏夜院子里的雞頭米,是金秋院中的花草香”。

在中國人的眼里,風花雪月,日升日落,四季流轉藏于一院之內;竹樹池臺,云卷云舒,萬般風流融于方寸之間。

泰禾歷經十年打造的中國院子,就是一個能夠淋漓盡致展現院落文化的地方。

在北京的古運河畔,步入中國院子內,兩排高大的銀杏樹,沿著道路兩旁依次排開。視野里除了綠地草坪和點綴其上的亭臺樓閣,還能看見已有700多年歷史的京杭大運河,緩緩向東流淌。踏在披上金紗的銀杏落葉上,一棟棟古色古香的庭院便出現在眼前。

這是泰禾集團將傳統中式文化融入現代住宅,打造新中式精裝別墅院落的開篇之作。從2003年到2013年,經十年精心打磨,中國院子讓泰禾在北京乃至全國房地產界一炮而紅,創造了在業內品牌與價值雙豐收的產品傳奇。

如今,泰禾已在全國22座城市開發建造了44個新中式院子。

踏入庭院內,時光仿佛慢了下來。在建筑的諸般細節中,到處可見傳統文化的烙?。旱窕ㄨ帜鹃T、白玉抱鼓石、方形銅燈籠,傳統門頭的設計彰顯出主人的身份和品味;靜街深巷、圍合布局、前庭后院,傳統建筑符號描繪出庭院深深的意境;中式屋檐、磚砌浮雕、木色花窗,傳統經典裝飾營造出高雅寧靜的居住氛圍。

在林林總總的地產樓盤、千篇一律的長方高樓中,主打“中國風”和“文化風”的院子,迅速引領了國內地產新中式風格的潮流。2017年,泰禾在上海舉辦了一場關于院子專利的發布會,正式對外發布“院子系”10大專利營造工法,成為首家跨入“知識產權時代”的房企。

然而在15年前,泰禾剛剛做新中式院子時,市場尚處于混沌之初。

當時,房地產界流行“歐風美雨”。有人這樣調侃自己一天的行程:我上午在“巴黎陽光”散步,中午到“東方威尼斯”小憩,下午就可以趕往“海上花園”度假,在一個城市就能完成“歐洲一日游”。

“如果遍地都是羅馬小鎮、托斯卡那、加州水岸,到哪里去找中國人自己的鄉愁呢?”黃其森認為,房子除了建筑屬性,還要有文化屬性,一棟建筑的生命,短則數十年,長則數百年,影響的不只是一代人。

最后,他力排眾議,邀請了華人建筑大師張永和以及海內外多位國際建筑設計大師聯袂設計,試圖從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審美需求出發,打造富有傳統韻味的新中式院落。

由于價格不菲、過于前衛的新中式風格,加上所在區域發展等原因,2004年就已入市的101套院子,到了2005年一期產品已經建成現房時,仍然少人問津。這種“水土不服”,持續了幾年時間。

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泰禾重新審視產品,投入了大量資金和人力,在產品改良、園林呈現和建筑細節上做足了文章。

走在中國院子里,可以發現這樣一個細節——每一座院子門前的抱鼓石圖案都獨一無二,且樣式繁多、精美別致。

為了獲取抱鼓石的紋樣,泰禾走訪了北京舊城區近 2000 對抱鼓石,拍攝了 4000 余張照片,并邀請該領域的權威專家,從歷史典籍中復原了百座王府的抱鼓紋樣,再對之進行改良。接著,泰禾又請了有“中國石刻之鄉”美譽的河北曲陽匠師,運用圓雕、浮雕等技法,將美學融于上等漢白玉石雕之中。

“藝癡者技必良。”泰禾數十年如一日,用工匠精神在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門一窗上傾注心血,力求做到極致。

為了呈現全園美輪美奐的園林景觀,泰禾成立了單獨的部門,耗時多年,跑遍9省,全程50萬公里,斥資逾兩億元購買上萬株喬木。

中國院子樓王“海晏”的后院有一棵銀杏樹,號稱“公孫神木”。據泰禾的工作人員介紹,這棵樹移栽過來的時候樹高 30 米,直徑超 60 厘米,樹齡達 150 余年。泰禾從山西尋得此樹,動用多輛吊車、牽引車,經過一個月多時間才運回北京,并從當地運來大量原生土,精心培植,并重新煥發出別樣的生命活力。

正是如此匠心之下,中國院子逐漸走入人們的視野之中。2014年4月,成龍代言泰禾“院子系”,從此“院子IP”成為泰禾手中的“王牌”。

由于對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的復興,黃其森在圈內得到了“黃院長”的稱號。他還被萬通控股董事長馮侖稱為“追求理想”的人。

“當時大家不理解、不認同?,F在大家對中國文化已經有了非常深刻的認同,有一種自豪感。”“我們除了眼光以外,很重要的一點是堅持。”黃其森如是說。

審時度勢,運籌帷幄

黃其森對新中式院子的情有獨鐘,與他的家庭有很大關系。

這位出生于1965年的福建人,父親是語文老師,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下,從小就喜歡中國文化。15歲就讀福州大學建筑系,是改革開放后的第一批大學生。大學畢業后,他進入中國建設銀行福建分行工作,直到1996年。

這一年,國家提出住宅建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消費點,房地產行業迎來了重大轉折。在全國辭職創業的熱潮中,31歲的黃其森也辭去銀行的工作,創辦了泰禾集團。

“當時,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加快改革步伐’是時代主旋律。和所有受此感召、紛紛主動下海的創業者一樣,在這樣一個巨大的歷史機遇面前,我內心充滿熱情與激情。”多年以后回憶起當時的情景,黃其森不無感慨。

事后來看,1996年是閩系房企的發端年,包括金輝、中駿、陽光城在內的眾多閩系房企都在這一年前后誕生。

黃其森趕上了中國房地產市場發展的關鍵時期。1998年7月,中國正式開啟了以“取消福利分房,實現居民住宅貨幣化、私有化”為核心的住房制度改革。延續了近半個世紀的福利分房制度走向終結,中國開始進入商品房時代。

黃其森帶領的泰禾集團抓住機遇,先后在福州開發了天元花園、天元山莊、天元美樹館等眾多知名樓盤。

不同于京、滬、粵有區域經濟優勢做后盾,建國后的海峽關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福建的經濟發展。福建省內房地產市場規模的有限和一線城市的缺乏,顯然不利于企業的全國化擴張戰略。不少閩系房企不得不外遷總部,并形成了兩大“流派”。

上海是閩系房企最青睞的城市。截至目前,閩系前十大房企中,包括世茂集團、旭輝集團、融信中國等在內的7家房企將上海作為總部,形成了閩系房企的“滬派”。這是閩系房企最經典全國布局的打法。對這些企業來說,作為全國經濟中心的上海,顯然更有利于它們獲得優秀人才、增加融資機會和提升品牌形象。

還有一派是將總部設在北京的“京派”,數量相對較少,比如世紀金源、冠城地產等。在福建站穩腳跟后,泰禾也在2003年開始向北京進軍。盡管當時泰禾的總部仍在福州,但北京逐漸成為泰禾的重要決策地之一。

在向全國化擴張的道路上,除了打造了“院子系”這個大IP外,泰禾在拿地策略上,也極具前瞻性。自2013年以來,泰禾主動出擊,在一二線城市“攻城略地”,而三四線城市,泰禾堅決不進。放現在看來,當初的積極拿地之舉,證明了泰禾的超前眼光與正確的戰略布局。

泰禾的布局策略,是審時度勢后的運籌帷幄之舉。對于外界曾經的質疑,其實仔細梳理后就會發現,泰禾對于市場周期有準確的價值預判,同時也擁有“該出手時就出手”的果敢。

在易居中國執行總裁丁祖昱看來,福建的民間資本特別充沛,對于強調資金的開發商來說,閩系在福建更容易拿到錢,這使得閩系房企在土地市場上長袖善舞。

得益于“果敢”的拿地策略,閩系房企的銷售額也大幅上漲。數據顯示,在2017年全國銷售排名前50強的房企中,粵派房企16個,閩系房企12個,粵系和閩系房企總量占比已超過50%。閩系房企已經成為中國房地產行業繼京派、粵派、滬派之后的重要力量。

在調控的大背景下,從2016年開始,泰禾不再通過招拍掛拿地,而是采取收并購的手法。僅在2017年,泰禾就發生了43筆收并購。2018年10月,據克而瑞研究中心發布的“2018年上半年中國房企總土儲貨值TOP100”榜單顯示,泰禾集團以7775億元位列第10,以6609億元權益貨值位列第9。

多元布局,踐行責任

隨著房地產行業“黃金十年”和“白銀十年”的飛逝,房企多元化成為業內共識。

“好房子是能夠打動人的,但給人帶來持續感動的一定是生活。”捕捉到社會和行業發生的深刻變化后,泰禾推出了“泰禾+”戰略,希望以地產為核心,聚合醫療健康、教育、文化院線、養老、商業等相關服務領域的優勢資源,目標為一站式解決業主的購物、社交、醫療、文化和教育等多維度的全生命周期服務。

“泰禾不是為了多元化而多元化,而是要形成合力,具備良好的協同效應。”黃其森說。

以醫療為例,2017年8月,泰禾成功完成對美國愛萊恩斯醫療服務公司100%的收購。作為全美第二的高端腫瘤放療機構,愛萊恩斯擁有超過500家的放射影像中心、60多家腫瘤中心和多家健康管理中心。

泰禾還與美國威爾康奈爾醫院(WCM)、美國醫療聯盟部(PHI)達成戰略合作; 與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正式簽約,共建高端國際腫瘤診療中心。

目前,泰禾正在運營醫院1家,在建醫院5家,還有數家腫瘤和婦兒??漆t院收并購中,并計劃在今年年底在全國落地多家健康管理中心。

“有人說醫療是個重資產行業,回報很慢,甚至8到10年沒有錢賺。慢一點沒關系,醫療是救死扶傷的,跟其他行業不一樣,更多是履行社會責任。”黃其森提出,泰禾準備每年投入100億,連續5年,加上運營的費用,未來要投入800億到1000億。

在2018年的一次演講中,黃其森表示,泰禾能夠有今天的成就,最重要的是要感謝國家、感謝社會、感謝這個時代。“我覺得,做醫療和教育,是對社會最好的回饋,怎么做也不過分。這是我最樸素的想法。”

也正是抱著這樣的想法,泰禾將慈善公益目光投放到醫療、教育、古建筑保護等領域,并創下多個公益之最。

2016年10月,泰禾向清華大學醫學管理研究院捐贈2億人民幣,用于學院教學和研究的能力建設;2017年5月,泰禾向同濟大學捐贈2億元,設立“同濟大學泰禾醫學發展基金”,成為迄今為止同濟醫學教育史上的最大單筆現金捐贈。

2017年8月3日,泰禾宣布向中國器官移植發展基金會捐贈1億元,創下了中國器官移植領域最大單筆公益捐款紀錄。黃其森還號召泰禾萬名員工為器官移植事業行動起來,將器官移植的理念從泰禾向整個社會傳播。

不僅僅是醫療,在教育領域,2017年5月14日,泰禾集團出資3億元,向福州一中捐建福建省內首個現代書院———福州一中·泰禾書院,創下了國內基礎教育領域最大單筆公益捐款記錄。2018年10月27日,正值福州大學迎來60周年校慶,泰禾集團計劃向福州大學捐贈3億元,其中2億用于捐建福州大學旗山校區音樂廳,1億用于設立福州大學泰禾基金。

在古建筑保護領域,2016年7月,臺風“尼伯特”肆虐福州,給閩清、永泰等地造成嚴重破壞。災情發生后,泰禾宣布出資5000萬元,全面修復在臺風中受損嚴重的全國最大古民居宏琳厝,用實際行動推動傳統文化的復興。

截至2018年11月,泰禾集團在賑災救濟、文化教育、扶貧助困、環保體育等方面歷年累計捐款近13.7億元。2018年4月25日,第十五屆(2018)中國慈善榜在北京水立方正式發布,黃其森榮獲“十大慈善家”獎。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9月13日,泰禾集團憑借在慈善領域的突出貢獻,被民政部授予第十屆“中華慈善獎”獎項。這一獎項意義非凡,是中國慈善領域最高政府獎,也是中國慈善領域最權威、最有影響力、參與力度最高的獎項。獲得這一最高獎項,是對泰禾多年踐行公益成果的極大肯定。

“企業不僅僅只是賺錢盈利,更應該關注社會公益事業,履行應盡的社會責任。”在黃其森的帶領下,泰禾集團走出了一條聚焦醫療、幫扶教育事業的特色公益道路,使得公益愛心更加精準細化到多個領域板塊。

后記:

經過22年的發展,泰禾早已從一顆小苗長成了一片森林,成為中國房地產行業的領軍者。

而這一切在泰禾成立之初,就已在孕育。在解釋為何將企業取名為“泰禾”時,泰禾的回復是:《易經》中,泰是“小往大來,吉,亨”的意思,象征著公司平安,宏大、安然;而“禾”是栗的總稱,乃萬物之本,象征著公司有著頑強的生命力。

如今,站在新的起點上,泰禾將繼續堅持“文化筑居中國”的理念,走“品牌+差異化”的高端路線;同時,契合“京津冀協同發展”“一帶一路”“自貿區”等國家重大戰略進行布局,開創“中國式美好生活”。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