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博主寫差評賺上萬美元,那國內差評師的生意經呢?
今年的雙十一和雙十二陸續過去了,你買買買之后,有想過給淘寶商家評價嗎?
即使淘寶商家基本有設置“差評師”攔截軟件,也就是專門攔截那些好評率低的買家。但“差評師”的手段層出不窮,商家難以防微杜漸。
“知道”(nz_zhidao)為你開扒國內差評師的生意經。
責任編輯:劉韻珊
多年網購經歷讓網民們有一種本能反應,網購需以評論來判斷商品好壞。不少網民在網上瀏覽商品時,都會特別留心評論,甚至在點開一個商品后直接奔向評論區。
今年的雙十一和雙十二陸續過去了,你買買買之后,有想過給淘寶商家評價嗎?
即使淘寶商家基本有設置“差評師”攔截軟件,也就是專門攔截那些好評率低的買家。但“差評師”的手段層出不窮,商家難以防微杜漸。
“知道”(nz_zhidao)為你開扒國內差評師的生意經。
國外一位知名網紅博主曾透露,每在Instagram上發表一次博文,就會有公司支付給她1.5萬美元,因為40%的粉絲會選擇購買她所推薦的商品。
網紅的力量不可小覷,每20個網民中就有3個關注網紅。據Twitter與Annalect的調查,網民對社交網絡的信任度甚至比肩對朋友的信任度,許多網民會選擇購買網紅推薦的產品。40%的Twitter用戶表示自己有購買網紅所推薦的商品的經歷。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在接產品軟廣告的同時,不少網紅博主開始“碰瓷兒”,兼職“差評師”。獲得艾美獎最佳化妝獎的造型師Kevin James Bennett在圖片社交應用Instagram上自爆,有美妝品牌以7.5萬至8萬美元的報價,請他對其競爭對手品牌旗下的產品,發布詳細差評。
另一位美妝網紅博主Marlena Ste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周凡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