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西,誰將為你哭泣?
馬克龍2016年組黨參選時,專門出版了宣傳政見的著作,題為《革命》。2017年,他入主愛麗舍宮,可是保質期只有十八個月。巴黎街頭上數萬人涌動,“我是噪音、憤怒、騷動與爆裂”。一位大叔模樣的“街頭戰士”面對鏡頭,目光迷茫、面色凝重,卻只是反復嘀咕“要抵抗、要革命”。
責任編輯:陳斌
政客承諾的美好總是要付出代價,國民終須為之埋單。高福利制度造成了“花別人錢”的假象,其實所有社會成本都將轉化為未來的賬單。
(本文首發于2018年12月13日《南方周末》)
政客承諾的美好總是要付出代價,國民終須為之埋單。高福利制度造成了“花別人錢”的假象,其實所有社會成本都將轉為未來的賬單——真正在“花別人錢”的只有愛麗舍宮而已
馬克龍2016年組黨參選時,專門出版了宣傳政見的著作,題為《革命》。2017年,他入主愛麗舍宮,可是保質期只有十八個月。巴黎街頭上數萬人涌動,“我是噪音、憤怒、騷動與爆裂”。一位大叔模樣的“街頭戰士”面對鏡頭,目光迷茫、面色凝重,卻只是反復嘀咕“要抵抗、要革命”。
沒有政黨背景、沒有政治主張,也沒有組織。唯有憤怒和不滿,法蘭西風格的躁動。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增加燃油稅——折合人民幣,區區每升五毛錢。
法國人是健忘的,不久之前他們還在為“為能源轉型投入150億歐元”的雄偉計劃歡呼鼓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柴穎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