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不能瞧得上我自己,這個特別重要” ——陳建斌在導與演之間
“試問在生活里誰能夠沒有這個執念呢?我們不都是被自己的執念指引著,變成了現在的自己嗎?”
責任編輯:宋宇 邢人儼
在自編自導的電影《一個勺子》中,陳建斌飾演西北農民拉條子。影片改編自中篇小說《奔跑的月光》,講述了西北淳樸農民因救助流浪街頭的智障者繼而給自己引來了一連串荒誕事。
(本文首發于2018年12月13日《南方周末》)
“試問在生活里誰能夠沒有這個執念呢?我們不都是被自己的執念指引著,變成了現在的自己嗎?”
《無名之輩》是陳建斌參演的電影中票房最高的一部,這出乎他與其他主創的意料。上映前,主演們聊天,認為“兩三億”可以爭取,如今的成績遠超預估。
在饒曉志話劇《蠢蛋》的演出現場,陳建斌認識了這位中戲校友,后來參加了對方第一部電影長片《你好,瘋子!》的首映禮。相熟之后的某次聚餐上,饒曉志告訴陳建斌自己想拍一些小人物的故事,那便是現在的《無名之輩》。劇本完成后,饒曉志找陳建斌飾演馬先勇。因為“劇本挺好,又都是搞戲劇的人一起做的,時間也合適”,他接下了這個角色。
在《無名之輩》中,陳建斌飾演中年失意的保安馬先勇。馬先勇曾經是一名輔警,因酒后逞強駕車導致同乘的妻子死亡,妹妹癱瘓,自己人生跌落谷底。雖然活得低聲下氣,但他仍然希望回到從前的工作崗位。某天他在工地上發現了一把槍,準備上繳警隊立功,槍卻不翼而飛。為追回槍支,他不由自主地卷入一起搶劫案。
陳建斌又一次用方言表演電影,他承認自己的貴州話并不地道。饒曉志和演員章宇都是貴州人,陳建斌、任素汐、九孔等幾位主演面臨著語言挑戰,饒曉志邊拍邊糾正。演員九孔來自臺灣,發音實在沒辦法,電影拍完后由饒曉志親自配音。
本來陳建斌覺得自己口音強過九孔,這下他顯得“說得特別不好”。據他觀察,演員的方言運用是一個“全球化”議題。“我們每個人實際上都有自己的家鄉,有自己的家鄉話,家鄉話實際上就是你的秘密武器。”陳建斌說那是別人不具備的,“說家鄉話的時候,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你才是你。”
在自己導演的第一部電影長片《一個勺子》中,陳建斌也用起方言。影片的故事背景在新疆,主要演員都要說西北方言。他相信方言能夠幫助演員塑造人物,因為演員塑造角色就靠形體和聲音。他更在意電影語言的統一性,正在制作的第二部長片就使用了普通話,因為找不到“那么多演員能同時說一種地方話”。
2014年,《一個勺子》在第51屆金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吳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