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集團貴州畢節扶貧實踐開創政企協作新高度
恒大在畢節援建的蔬菜產業基地
恒大集團在貴州畢節地區的扶貧實踐以氣魄大、模式新、成效顯著聞名,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恒大扶貧模式,為中國在2020年徹底打贏扶貧攻堅戰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和方法。
在恒大扶貧實踐中,有一個突出的現象是開創了政企協作扶貧的新高度。這其中,既有全國政協為恒大集團的扶貧提供積極的宏觀指導,也有貴州各級黨委政府、干部群眾的積極配合和大力支持。反過來,恒大集團高效、敢打敢拼的扶貧方法也影響了當地政府和干部的工作方法,這種無形資產的貢獻在一定程度并不亞于實際的扶貧資金投入。畢竟,貧困現象本質上是觀念問題,恒大集團精心策劃狠抓落實辦事高效的工作風格就是最佳的脫貧態度。
國務院扶貧辦社會扶貧司調研組對恒大集團開創的政企協作扶貧新模式有過一個高度總結稱,當地政府的領導、決策和恒大集團的執行力完美結合,是畢節扶貧模式成功的關鍵。這種政企協作扶貧模式為“萬企幫萬村”行動乃至脫貧攻堅戰提供了生動的案例和可復制的成功經驗。
此外,恒大集團扶貧模式也為全球的減貧事業提供中國經驗和方案。前不久,來自非洲6個國家的33位新聞記者和知名評論員前往畢節市恒大集團扶貧項目,向非洲及全世界傳遞減貧與發展事業的中國智慧。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國智慧一定可以為全球減貧事業提供助益。
恒大集團成最快響應中央扶貧號召的民企之一
在中央作出堅決打贏扶貧攻堅戰的戰略決策后,在全國政協的引領和指導下,恒大集團在畢節地區的扶貧實踐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
回首三年前,2015年11月28日,正是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的召開打響了恒大集團作為先鋒隊加入扶貧攻堅戰斗隊列的發令槍。當天,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看到《新聞聯播》播出的會議消息后,立即通知集團公司高管們連夜開會,學習傳達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研究恒大集團公司如何參與中央部署的精準扶貧工作。
讓整個恒大都熱血沸騰的是習近平總書記說的這句話:“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要重視發揮廣大基層干部群眾的首創精神,讓他們的心熱起來,行動起來,靠辛勤勞動改變貧困落后面貌。要動員全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扶貧事業。”
當天晚上,恒大就派出了一支先頭部隊前往貴州做扶貧前期調研工作。這就是恒大集團的鐵軍風格,一旦決定,立馬雷厲風行地投入作業。
先期,恒大把目標確定在貴州是受到全國政協的指引。2015年10月,在全國政協常委季度例會上,已經對即將召開的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做過參政式的議題討論,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是全國政協常委,他參與了這次會議,并在領導講話和隨后的討論中,對于扶貧相關政策和問題有了較為清晰的了解和認知,比如“哪些地方最貧困”“中國扶貧難在何處”等。
恒大先頭部隊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了貴州扶貧一線。他們從廣州坐飛機先到遵義,又坐長途汽車3小時,以強行軍的方式,于當晚十點抵達畢節市。有什么樣的組織就有什么樣的部隊,恒大集團的強大執行力就體現在這些細節處。
與此同時,在12月1日召開的全國政協常委會會議上,許家印正式向全國政協領導和常委們提出了恒大集團的扶貧計劃:由恒大對接一個相對貧困的縣級單位,進行結對幫扶,實現整體脫貧。
正是在全國政協的鼓勵和支持下,恒大集團最終確定了與畢節地區結對子,幫扶脫貧的方案。恒大也當即確定把大方縣作為恒大具體的幫扶脫貧對象。
恒大集團高效快速
推進扶貧計劃
畢節地區由于特殊的地理和歷史原因,成為歷史上有名的貧困地區。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家都曾給予特別的關注與支持。
1988年至2016年,在歷屆中央和地方兩級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全畢節地區實現脫貧的人口數量達到585萬人,貧困發生率從65%下降到13%。其中,大方縣的貧困人口從原來超過五六十萬,下降到18萬人,基本貧困面已得到控制。
但另一個現實問題是,大方縣這18萬貧困人口是脫貧攻堅最難攻克的堡壘。因為這一部分貧困戶或在最偏遠的地方,或是一個家庭里根本就沒有什么人可承擔起致富的“頂梁柱”,還有相當一部分人由于身體原因生活無法自理,他們很難獨立擔起已經為其創造了一定條件的脫貧致富責任,只能納入社會保險救助對象。
擺在恒大集團面前的是最難啃的硬骨頭,但恒大人就是要知難而上。
為此,恒大集團組織了關于扶貧的一線作戰指揮團隊,并且選派恒大集團中具有豐富一線工作經驗的老將們出馬。他們與年富力強的年輕恒大人組成了先期核心骨干成員。
恒大扶貧核心骨干成員們十分熟悉縣鄉級政府部門的運作模式。他們帶領先頭部隊到達大方縣后,立即與當地黨政負責人進行對接。12日晚,恒大扶貧團隊就與大方縣黨政負責人進行了深入溝通,雙方在經過三五天的磨合后,扶貧方案的框架大致成型。
一個好的帶兵將領是決定一場戰役成敗的關鍵,不得不說恒大集團排兵布陣具有獨到的選將眼光。
在當地黨政部門支持下,恒大扶貧核心骨干成員們以驚人的速度推進工作進度。在他們到大方縣的第九天,也就是12月19日,恒大就與大方縣正式簽訂了《恒大集團結對幫扶大方縣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協議》,并以此為依據細化工作方案和推進計劃,對所有的扶貧工作目標任務都進行量化,量化到項目、到崗位、到個人,計劃、目標分解到年、半年、季度、月和周,調度到日,既保證進度,又保證質量。
此時,距離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結束僅僅二十天時間。在簽約儀式上,全國政協、貴州省、畢節市的主要領導到場出席,并對恒大集團給予了高度評價。貴州省、畢節市相關領導更是在會議上積極表態,將全力配合恒大集團的扶貧工作,做到“有求必應,有事必辦,有忙必幫”。
當地黨政機關和干部鼎力
配合恒大集團扶貧工作
恒大集團在畢節地區的扶貧絕不是沽名釣譽的作秀,而是真刀真槍的實干。地方黨政干部看在眼里,感動在心里。恒大集團的事就是當地黨政機關的事,一切為恒大集團扶貧工作服務成為當地干部一件自覺的事。
而恒大扶貧核心骨干團隊也與當地黨政機關展開合作確定了基本原則:尊重、溝通。
他們把尊重放在前面,認為在扶貧這件事上,必須服從地方黨委和政府的領導,先把尊重做到家才有可能在做事之前學會溝通,最后才能做好事。這樣的工作作風持續一段時間后,使得恒大與當地政府和干部們的合作也發生質的變化。他們同樣得到了大方縣當地政府部門的尊重和支持。恒大集團精心策劃狠抓落實辦事高效的工作風格和良好的合作方法也贏得了當地黨政干部的尊重。雙方為了共同的扶貧事業付出自己的全部精力和心血。
據了解,貴州省大力支持恒大集團幫扶工作。貴州省委要求抓好落實“地企合作”,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畢節市主要負責同志幾乎每個月都到恒大集團援建項目考察調研、現場辦公。大方縣前后十次發布有關恒大扶貧措施的公告,并成立了恒大幫扶大方作戰指揮部。
畢節市為了支持恒大集團工作,創造了“畢節速度”。當時,市里得知恒大集團急需要熟悉當地環境的干部時,在3天時間里,從畢節市和大方縣兩級政府調集了100名干部馳援恒大集團。
正是在畢節市縣兩級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恒大才在三年時間內創造出了聞名全國的恒大集團畢節扶貧速度,最終完成預定作戰目標,向畢節人民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恒大集團的扶貧工作卓有成效,得到中央和國家相關部委領導的高度肯定。2017年5月3日,恒大集團和畢節市正式商討新的擴大范圍的扶貧計劃,擔負起畢節其余六縣三區的幫扶脫貧重任,包括畢節市納雍縣、威寧縣、赫章縣、織金縣、黔西縣、金沙縣、七星關區、金海湖新區和百里杜鵑管理區。恒大承諾,在幫扶大方縣的基礎上,把對畢節地區的幫扶資金提高到110億元。
經過3年的艱苦奮戰,到2018年底,恒大集團3年扶貧作戰計劃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成績斐然。截至目前,恒大集團已經協助畢節各級政府幫扶30.67萬人初步脫貧;已捐贈到位60億元扶貧資金,其中定向捐贈給大方縣的30億資金全部到位。
恒大集團對畢節市的扶貧實踐中,特別重點關注的是產業扶貧。恒大集團無償捐贈了57億元,幫助畢節市打造我國西南地區的兩大基地,一個是最大的蔬菜瓜果基地,一個是最大的肉牛養殖基地,幫助20萬戶、70萬貧困人口發展蔬菜、肉牛以及中藥材、經果林等特色產業,為每個貧困戶配備至少兩個產業項目,并引進上下游龍頭企業,形成“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基地”的幫扶模式,實現“供、產、銷”一體化經營。
目前,恒大集團已經幫助畢節市建設6萬棟蔬菜大棚,建成36.7萬畝蔬菜大田基地、28.8萬平方米育苗中心、39處儲存及加工基地;幫助畢節市建設447個肉牛養殖基地,已引調并繁育68934頭優質基礎母牛、改良27萬頭土種牛,已建設31萬畝高產優質飼草料基地;幫助畢節市建成13.9萬畝中藥材、食用菌基地,23萬畝經果林基地。中藥材及經果林基地幫扶的貧困戶,土地流轉收入、務工收入、分紅收入合計年人均純收入超過5500元。
此外,恒大集團還著力實施易地搬遷扶貧、就業扶貧、教育扶貧和保障扶貧。恒大集團依托縣城和工業園區等,計劃投入44億元,在畢節市10個縣區建設12個移民搬遷社區及50個新農村,并為每戶配備了家私家電等基本生活用品,實現貧困戶拎包入住。同時為安置區同步配建教育、商業等設施,配建適宜老百姓發展的農業項目,確保貧困群眾“搬得出、穩得住”,實現持續脫貧。
目前,畢節全市已有10.7萬貧困群眾搬進了恒大集團援建的移民安置區,2019年6月30日前全市22.18萬搬遷貧困人口將全部入住。
在就業扶貧方面,恒大集團組織貧困群眾進行職業技能培訓,計劃推薦8萬貧困家庭勞動力到恒大集團引進的上下游企業、恒大集團下屬企業和戰略合作單位就業。目前,全市有109039萬貧困群眾參加了恒大集團組織的職業技能培訓,73127萬貧困群眾被推薦到當地企業就業和異地就業,人均年收入4.2萬元,實現了“一人就業,全家脫貧”。
在這些扶貧實踐之外,恒大集團更是關心對下一代的教育扶貧和對特殊困難群體的保障扶貧。到目前為止,恒大集團在畢節市已建成11所小學、13所幼兒園、1所完全中學和1所職業技術學院,并投入使用。恒大集團還與清華大學合作引進了優質教育資源。另外,1所慈善醫院、1所敬老院、1所兒童福利院也已竣工交付并投入使用。
恒大打造的政企協作扶貧模式成“萬企幫萬村”行動的模板
2018年12月5日,國務院扶貧辦聯合中國社科院共同發布《企業扶貧藍皮書(2018)》(以下簡稱“扶貧藍皮書”),恒大集團結對幫扶畢節市脫貧攻堅案例入選扶貧藍皮書,被評為“企業扶貧優秀案例”。
恒大幫扶畢節脫貧攻堅案例入選藍皮書,被評為“企業扶貧優秀案例”
恒大集團和當地黨政機關在扶貧事業上的協作模式開創了一個新高度。在當地各級黨政機關的堅強領導下,恒大集團創新工作機制,跟當地干部群眾齊心協力、并肩作戰,不斷融入當地干部群眾的生活和文化中去。在機制上,恒大層面成立了扶貧辦,在各縣區分別成立了扶貧公司;在縣區層面,成立各縣區恒大扶貧工作指揮部,建立政企聯席會議制度,每月定期通報進展、協商規劃、解決問題。人員配備上,恒大集團選派的管理干部與畢節市委、市政府從全市抽調的優秀干部混合辦公、不分你我。
同時,政企之間既有協作,也有分工,政府發揮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負責項目審批、土地協調、基礎配套、數據統計,確保幫扶資源精準對接建檔立卡貧困戶;企業管理團隊發揮決策執行效率高的特點,負責項目執行管理,確保按計劃快速推進。
在當地干部的協助下,2108名恒大扶貧隊員用了半年時間,靠著幾千雙“鐵腳板”走村入戶,逐戶訪談,深入了解需求、困難,登記入冊,累計總行程200多萬公里,采集了畢節全部34萬多戶、100多萬貧困老百姓的詳細資料,并運用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技術建立“精準扶貧大數據管理系統”,對數據庫的海量資料和信息進行全方位、多維度的匯總、統計和分析,形成貧困戶發展意愿分布、致貧原因分布等39個數據庫,在精準識別的基礎上,恒大集團因地制宜制定幫扶計劃,通過產業扶貧、搬遷扶貧、就業扶貧、教育扶貧和保障扶貧等綜合措施,建立全方位系統化幫扶體系,并對幫扶措施覆蓋情況進行動態管理。在恒大扶貧團隊上線下鄉入戶調查過程中,縣鄉村干部全程提供協助,扶貧隊員走多遠,干部們就走多遠。
當地黨政機關、廣大干部群眾和貧困老百姓全力支持、配合恒大集團幫扶工作的案例還很多。以安置項目建設為例,政府爭取到國家易地扶貧專項資金,負責“三通一平”等基礎設施建設,恒大集團則以援建資金負責房屋建設、裝修和簡易家具置辦;在產業基地建設中,政府負責土地平整,恒大集團負責引進龍頭企業和建設基地并配套設施設備;在大方縣援建的奢香古鎮、新農村、學校、醫院等40項重點工程的征地拆遷工作,恒大集團由于得到當地干部群眾的大力支持,只用了27天就全部完成拆遷工作;在恒大集團影響下,大方縣305位企業家自愿擔任298個村的名譽村委會主任,為大方縣脫貧攻堅盡一份力。
正如恒大扶貧隊隊員們所念叨的:沒有當地干部們正確、有力和全心全意的領導與支持,我們在烏蒙山區的幫扶脫貧攻堅戰將寸步難行。
國務院扶貧辦社會扶貧司調研組在對恒大集團整體幫扶畢節市工作調研時認為,如果沒有恒大的管理團隊入駐,僅靠當地政府的決策和執行程序推進;或是僅有恒大集團管理團隊執行,沒有當地政府的支持,如此龐大的金額、如此眾多的項目,想要如此快速地推進,是不可能的。
因此,恒大集團和畢節市這種政企合作、優勢互補的模式可在“萬企幫萬村”行動乃至脫貧攻堅戰種復制和推廣。
許家印在檢驗扶貧大數據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