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1月至11月立案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公職人員1689人
(原標題:廣東省紀檢監察機關1月至11月立案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1689人)
“從1997年開始,梁錫棋利用先后擔任佛山市南海區桂城街道平東村主要負責人和桂城街道黨工委委員、副書記等職務便利,逐漸形成了以其為中心、家族成員為骨干的宗族惡勢力……”近日,廣東省紀委監委通報4起涉黑涉惡腐敗和充當“保護傘”典型問題。值得注意的是,在梁錫棋一案中,紀檢監察機關通過查處梁錫棋的經濟問題,順“瓜”摸“藤”,打掉一個以暴力手段控制當地玉器生意的惡勢力家族團伙,受到當地群眾和商戶“點贊”。
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開展以來,廣東省紀委監委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中央紀委和省委部署要求,切實把掃黑除惡與反腐敗斗爭和基層“拍蠅”結合起來,探索形成以打“傘”促掃黑除惡、打“傘”與掃黑除惡交錯推進的工作機制,成功打掉一批群眾多年舉報但無從下手、長期想打但屢遇干擾的黑惡分子。1月至11月,全省紀檢監察機關立案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1689人,其中,有1058人為紀檢監察機關主動出擊、先行查處,占比63%。
大數據分析挖出“保護傘”
一些黑惡勢力之所以能漸成氣候,甚至打不掉、除不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背后有大大小小的“保護傘”,只有堅決打掉這些“保護傘”,才能真正根除黑惡勢力。“我們對問題線索和案件臺賬進行大數據分析,綜合考慮群眾反映強烈、性質惡劣等因素確定打‘傘’主攻方向,盯住重點問題、重點部位、重點對象,謀定后動、倒序辦案。”廣東省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介紹。
近年來,粵東地區走私犯罪十分猖獗,屢被群眾舉報卻得不到查處,群眾反映強烈。廣東省紀委監委在查處“5·28”專案時,根據相關線索判斷,這些團伙常年肆意妄為,絕不是一些小“傘”小“網”就能罩得住的。通過3個多月的不懈努力,專案組通過將走私頭目異地關押,對其團伙重要成員采取留置措施,獲取了汕頭和汕尾邊防、海關等部門有關領導涉案的證據,一舉端掉這個涉及69名公職人員的“保護傘”網,進而搗毀了與之勾連的涉黑涉惡團伙。
談到查辦這起案件的經驗時,汕尾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在深挖黑惡勢力‘保護傘’時,將行政執法人員、村居干部等作為重點群體,核查相關違紀違法問題線索時,必核是否充當‘保護傘’問題,帶動查處涉黑涉惡團伙。”
針對“黃賭毒”問題,廣東省紀委監委梳理了808條問題線索,部署開展打“傘”專項行動,以此推動清掃涉黃涉賭涉毒黑惡勢力。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紀委監委共立案查處涉“黃賭毒”問題“保護傘”381人,查處了中山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歐陽錦年充當“黃賭毒”違法犯罪團伙“保護傘”、河源市連平縣工業園糧庫副主任曾衍忠開設賭場等一批典型案件。
選準突破口掃清黑惡勢力
涉黑涉惡團伙犯罪持續時間長、關系盤根錯節,如果從正面打擊,難以收到成效。但采取迂回策略,先打“傘”后除惡或者先拔小“傘”后打大“傘”,則能提高成功率。
今年7月,汕尾市紀委監委針對群眾反映一些涉黑制毒販毒團伙打而不絕、一些公職人員牽涉其中的問題,對近10年來的相關問題線索大起底,發現汕尾市公安局原黨委委員、副局長鄭海陸與多個未破涉黑涉惡犯罪團伙案件都有關聯。
專案組同志敏銳察覺到,“拿下”鄭海陸是突破系列涉黑涉惡案的關鍵,于是果斷對其采取留置措施,并順著這個大“瓜”,陸續摘掉了一批小“瓜”,進而推動打擊了汕尾城區、陸豐、海豐等地的黑惡勢力。
“黑惡勢力與‘保護傘’通常有一個逐步勾連、坐大的過程,持續時間較長。我們結合地方政治生態特點,綜合研判案情,選準突破口,順‘瓜’摸‘藤’,打掉‘保護傘’后一舉掃除與之勾連的黑惡勢力。”廣東省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在查處省國土資源廳黨組成員、執法監察局局長李師時,就是從掌握其充當某非法采礦石場“保護傘”情況入手,順“瓜”摸“藤”,逐步推動揪出并掃清一批非法采礦惡勢力團伙。
今年6月25日,廣東省紀委監委發布了李師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的通報。通報引起社會強烈關注,更引起了李師背后的黑惡勢力的強烈不安,他們立即躲避起來觀望事態發展??吹揭粋€多月后仍沒有動靜,他們以為風頭已過,繼續通過黑惡行為違法采礦,被省紀委監委和公安機關抓個正著,依法查處,有關李師充當違法采礦黑惡勢力“保護傘”的證據也進一步固定。
協同作戰提升打擊效率
今年3月,廣州市白云區紀委監委陸續收到群眾舉報太和鎮園夏村原黨支部書記劉杜棋涉黑問題。廣州市紀委監委按照省紀委監委要求,迅速與公安機關成立聯合專案組。在案件查辦過程中,市紀委監委與公安機關緊密協作,全案查處2名市管干部和1名處級干部,挖出14宗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問題線索,抓獲犯罪嫌疑人26人。
這是廣東紀檢監察機關與公安機關協同作戰、聯動出擊的一個典型案例。
黑惡勢力和“保護傘”相伴相生、相互勾連。針對打擊黑惡勢力與打“傘”工作銜接不夠緊密的問題,廣東省紀委監委主動與省公安廳會商15次,出臺《公安機關與紀檢監察機關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線索移送和協同辦案機制》,建立同步通報、同步立案、同步調查、同步移送起訴“四同步”工作機制,紀檢監察機關必問被調查對象是否掌握黑惡勢力情況、公安機關必問被調查對象是否掌握“保護傘”情況。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承擔起打“傘”主力軍職責,建立相關工作機制,與政法機關協同辦案,匯聚懲治合力。
對一些難以單兵推進的案件,紀檢監察機關和公安等部門按照“四同步”工作機制,兵分兩路、相互呼應,通過信息互通、線索互換、執法互助、證據共享,提升打擊力度。記者了解到,在今年5月廣東省紀委監委統籌查辦的“粵東地區涉黑涉惡走私犯罪團伙及其背后‘保護傘’”專案中,就是兵分兩路,一路由紀檢監察機關為主,專查“保護傘”;一路由公安機關和海關為主,專查涉黑涉惡和走私案件,兩路兵力每日互通案情、線索當即移送、立案一并研判、通報統一發布,大大加速了辦案進程。
“下一步,我們將全面貫徹黨中央關于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決策部署,按照中央第8督導組的要求,認真總結推廣以打‘傘’促掃黑除惡的做法,無私無畏、敢于亮劍,堅決打掉‘保護傘’,以更多戰果回應群眾期待,助力打贏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攻堅戰。”廣東省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說。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網絡編輯:吳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