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18個省份為何陸續撤銷廉政賬戶
廉政賬戶存在期間有個突出問題是,一些官員為了掩蓋腐敗,收多交少,把廉政賬戶作為收受賄賂的“掩體”。
責任編輯:錢昊平
廉政賬戶存在期間有個突出問題是,一些官員為了掩蓋腐敗,收多交少,把廉政賬戶作為收受賄賂的“掩體”。
廉政賬戶存在期間有個突出問題是,一些官員為了掩蓋腐敗,收多交少,把廉政賬戶作為收受賄賂的“掩體”。
2018年11月,湖北省紀委辦公廳印發文件,要求撤銷各類“廉政賬戶”,堅決制止違規收受禮品禮金行為。近日,多名湖北官員向南方周末記者確認了這一消息。
該文件要求,自2019年1月1日起,湖北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統一撤銷各種類型的“廉政賬戶“,包括向社會公布的“廉政賬戶”、內部賬戶、代管賬戶等。
在湖北省廢除廉政賬戶前,已有四川、貴州、新疆、廣東等省份宣布撤銷廉政賬戶。截至目前,已有至少18個省份宣布撤銷廉政賬戶。
興與廢:自設立起就一直存在爭議
廉政賬戶的最初設計是,國家公職人員收受了無法退回或不便退回的禮金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邵小喬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