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雅過冬,穿貂不如穿“黃金甲”?
溫度與風度,真如魚和熊掌一般不可兼得嗎?
責任編輯:吳悠
時近歲末,冬的氣息已經從蒼涼的北國蔓延到了溫煦的南方,在大地橫行。如何在冬日里穿得保暖又不臃腫,成為了愛美人士們永恒的話題。溫度與風度,真如魚和熊掌一般不可兼得嗎?
不見得。如果將羊絨譽為“軟黃金”,那么羊絨大衣就是一件“黃金甲”。這或許會是你優雅過冬的選項之一。
前世今生
若款式是大衣的形體,面料則稱得上是大衣的靈魂了。與剪裁和版型相比,大衣對面料的要求比其他類別的衣物要高得多。因為面料的選擇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件大衣的表現力和生命長度。而對于一件秀外慧中的高品質大衣來說,羊絨絕對是成就它的上乘之選。
人類對羊絨最早的運用,可以追溯至15、16世紀,位于南亞次大陸北部山區克什米爾(Cashmere)的牧民發現了羊絨。他們如獲至珍,將這些微妙的纖維從羊毛中分離出來,制成了形態美觀大方、手感柔滑細膩又輕薄防寒的披肩。一種前所未有、可穿著的古老手工藝術品自此誕生。
如果說克什米爾是羊絨文化的發源地,那么法蘭西皇帝拿破侖與皇后約瑟芬就是引領羊絨走向世界的里程碑式人物。18世紀,克什米爾的統治者將一條羊絨披肩贈予來自巴格達的貴賓。這條精美的披肩幾經輾轉來到埃及,又在1796年拿破侖遠征埃及時落入了皇帝之手,最終被作為禮物獻給了約瑟芬皇后,順理成章地走進了皇后的衣櫥,并成功俘獲了美人的芳心。自此,皇后對羊絨青睞有加,所費不貲。據傳,有超過600件代表著當時最高工藝水準的羊絨織物成為了她的私人藏品。這位新古典主義時期的時尚大V,堪稱皇室貴族階層的潮流風向標,迅速在巴黎乃至整個歐洲,掀起了一場羊絨消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邵小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