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隆新能源股東內戰因何而起
在銀隆新能源起訴銀隆投資的同時,銀隆投資也單方面宣布將董明珠入股銀隆新能源的資金來源問題公之于眾,并向珠海國資委舉報上市公司高管個人與關聯企業之間巨額的資金往來。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銀隆新能源陷入股東內戰之中。圖為銀隆成都新能源產業園。
(本文首發于2018年12月20日《南方周末》)
2018年4月,華融國際向銀隆新能源發來7048萬美元的催款函,這是銀隆新能源對銀隆投資發起的一樁訴訟的由頭。
交出管理權的同時,魏銀倉萌生退意,試圖放棄大股東的位置,并在股東內部就退出展開了談判。
在銀隆新能源起訴銀隆投資的同時,銀隆投資也單方面宣布將董明珠入股銀隆新能源的資金來源問題公之于眾,并向珠海國資委舉報上市公司高管個人與關聯企業之間巨額的資金往來。
“劍拔弩張。”一位參會人員在會后向南方周末記者描述。
2018年12月8日下午兩點,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隆新能源”)以現場+電話會議的形式召開了2018年第五次臨時股東大會。
在內部矛盾公開化之后,這是銀隆新能源股東們首次集體對話,占公司股比約96%的股東及股東代表參會。
此前,銀隆新能源發起了針對大股東及其關聯方利用關聯交易侵犯公司利益的民事訴訟,并向公安機關報案。以董明珠為代表的新晉股東們與大股東、公司創始人魏銀倉等人的內戰開始了。
與此同時,銀隆新能源還面臨來自金融機構的訴訟,甚至可能失去對美國奧鈦的所有權,它的主要電池技術和知識產權登記在這家公司名下。
兩年前,引入明星企業家和投資人董明珠,讓這家此前寂寂無名的新能源車企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并迅速開啟產業園擴張模式。但在內憂外患之下,銀隆新能源正陷入岌岌可危的處境。
蜜月期結束
“董總已上線。”股東大會進行中,銀隆新能源董事會秘書李志特意在電話會議中告知與會人員。然而,電話那頭的董明珠,上線之后未發一言。
三天后,她在一場公開活動中首次就銀隆新能源內訌發聲,“進入銀隆之后才知道窟窿有多大。”
董明珠自2012年起至今擔任格力電器(000651.SZ)董事長,2016年格力電器曾試圖收購銀隆新能源,在2016年10月格力電器的股東大會上,銀隆新能源高達130億元估值的收購議案被否。隨后,董明珠以個人名義入股了該公司,目前是銀隆新能源第二大股東,持有其17.46%的股份。
銀隆的窟窿究竟有多大?這是一個待解之謎。
2016年,格力電器打算收購銀隆新能源時,曾做過一輪盡職調查,并聘請中審眾環會計師事務所對其2014-2016年上半年財務數據做過一輪審計。
2018年7月底,銀隆新能源委托錦路律師事務所、普華永道進行了專項的盡職調查和審計;在2018年9月的第四次臨時股東大會上,他們又決定聘請大華會計師事務所再次審計2014-2016年、2016年7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期間的財務數據。此前,大華會計師事務所一直是銀隆新能源的審計機構。
歷經多次審計,盡管知道有窟窿,但董明珠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