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理解人,而不是理解怪物” 德國小說家施益堅寫太平天國
洪秀全剛開始是有夢想的,讓一個漢人的政權在中國南方出現。最后他還是退回南京,不再管理朝政了。他被視為變革者,甚至英雄。我覺得,他至少在生命最后是一個瘋子。
責任編輯:宋宇 邢人儼
1864年,法國《世界畫報》刊載洪秀全及其隨扈身處南京城的銅版畫。此為西方人描繪太平天國領袖最為清晰完整者。
(本文首發于2018年12月20日《南方周末》)
洪秀全剛開始是有夢想的,讓一個漢人的政權在中國南方出現。最后他還是退回南京,不再管理朝政了。他被視為變革者,甚至英雄。我覺得,他至少在生命最后是一個瘋子。
在小說獲得成功之前,德國人施益堅(Stephan Thome)是一位學者,研究哲學、宗教和漢學,用解釋學方式解讀儒家思想,尤其是宋明理學?,F在,他愿意單純地當作家。
施益堅常居臺北,一年幾乎只回一次德國。前三本小說的故事都架構在德國,最新一本轉向了19世紀的中國。他的筆調曾被視為“敘事型的經濟學家”“富有同情心的社會分析家”,但《群蠻之主》(Gott der Barbaren,又譯《蠻夷的上帝》)中“一切似乎都失控了”。
小說打開了歐美較少討論的世界史話題:英國人在19世紀暴力地用鴉片戰爭打開中國國門。歐美和中國早就建立起來的聯系,很多人并不清楚。即使今天,德國人也擺脫不了對中國的刻板印象。
在某次訪談中,施益堅打開德國媒體準備的盒子,里面有一個熊貓玩偶,一雙筷子,一只茶杯,還有一個招財貓,這些能讓德國人馬上聯想到中國。另一次訪談中,他提醒自己的德國同胞中國的巨變:“我們還沒有徹底擺脫某種程度上的西方的傲慢。”
1995年,為學習漢語,施益堅飛往南京,經歷了“成年后最為難忘的一段日子”。揣著每月1100馬克的獎學金,“有種富甲一方的感覺”:從不坐公交,出門就打車;在外不去公廁,而是一頭鉆進豪華酒店。
對于這種似乎不自覺的“優越感”,施益堅自我反?。耗鞘菫橹趁裰髁x的思想殘留所累?,F在南京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曾經的地標都被晚近拔地而起的高樓擋住。2018年10月的法蘭克福書展期間,施益堅接受了南方周末的專訪。
施益堅
德國圖書獎的“無冕之王”
施益堅始終記得《群蠻之主》最初的靈感。2012年,在香港的一家書店內,他翻到了史學著作《天國之秋》的英文版,作者是美國歷史學家裴士鋒——漢學家史景遷的弟子?!短靽铩返臄⑹聵O具故事性,他對書中記述的太平天國并不陌生。他曾在南京留學,那里恰好曾是起義軍的首都。施益堅興奮起來,他也希望寫一本。
這絕不是簡單的模仿,施益堅清楚自己要寫一本歷史小說而非歷史學著作。在采訪中,他多次提到“自己已經不再是學者了”。但他仍保持著學者式的嚴謹,為寫好太平天國,參考了超過200種資料。
施益堅的作家之路自2009年開始,那年他的第一部小說《邊境行走》出版,隨即獲得德國圖書獎提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b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