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紙牌屋》第九期讀“人”:快樂和痛苦之間,還有些灰色地帶
《周末紙牌屋》第九期,郭濤以導演身份做客,和作家巫昂、主持人夏辰各自用三本書,聊他們對未來和生命的思考。
責任編輯:宋宇 邢人儼
(本文首發于2018年12月20日《南方周末》)
未來人類社會將變得更好嗎?郭濤在電影《欲念游戲》里提出了這個問題。在自己執導的首部電影中,他飾演一位科學家,也是虛擬現實(VR)技術的領軍人物。
郭濤不否認技術給生活帶來的便利,但同時質疑:“你們知道VR技術在國外應用最發達的是什么嗎?成人游戲。因為它最直接,也最容易達到。一個場景里面帶來的虛擬現實,你能產生‘這就是真實’的錯覺,多么可怕。”
《周末紙牌屋》第九期,郭濤以導演身份做客,和作家巫昂、主持人夏辰各自用三本書,聊他們對未來和生命的思考。
伍迪·艾倫的話:我不想不朽,我想不死
夏辰:本期是讀書局,我們打的牌是談書。我的第一張牌是郭濤的《父親的力量》,巫昂的《入口即化》并列第一?!陡赣H的力量》里面我好奇的是,你真把家里很多事情招了。一般演員出書,這些故事肯定略去,或者高度粉飾。
郭濤:有一個前提,拍完《爸爸去哪兒》以后,有很多朋友、網友對我的家庭、成長經歷非常感興趣。我也想把很多成長經歷,對教育孩子的理解通過一本書表達出來。我在書里寫到,我跟爸爸產生矛盾后自己一個人糾結,跑到樓頂上。我們家是五層樓,房頂一般上不去。我用一架大概三四米高的梯子,爬上去以后把梯子拽起來。我自己在上面,兩只腳放在邊上,看著底下,真有一種想要往下跳的感覺?;叵肫饋聿皇钦f對父親的怨言,覺得不公平或教育有什么問題,更多是覺得應該思考,小朋友成長過程中需要社會、家庭怎樣的誘導或教育方式。
巫昂:連我一個女孩,爸爸都打。我們這代人不打好像沒辦法成長,在他看來。
夏辰:巫昂老師的書有幾段特別有意思,專門講了分手飯,還有最后的晚餐。假如只剩最后一頓飯,她要吃什么?我印象很深,一頓納木錯湖邊的魚湯;兩個肉菜,糖醋肉和生姜炒肉片。肉食動物。
巫昂:對,最后一頓一定要吃飽一點,要以狂歡節過,很開心地離開,不要那么喪。為什么提到西藏的魚湯?當年我一個人去,遇到天南地北的驢友,合伙走五六個小時到納木錯。到那個地方后只有兩個人,父子倆,安徽來的,打魚為生。當年納木措很干凈,他們打的魚感覺都快一米。每天打魚的工具簡陋得難以想象,就是一個廢棄的,比輪胎略大的筏子。裝兩條魚,加上人就快沉了。他給我們打了一條魚,做了魚湯,最多加點自己種的蔥花,太香了。
郭濤:我推薦的第一本書是《人類簡史》,以色列作家尤瓦爾·赫拉利寫的??赡芤驗榈搅艘欢挲g,我開始想:我從哪里來。不用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邵小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