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禮偉和他的“宇宙”
泰國時間2018年12月17日21時45分,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莊禮偉,在泰國清萊府塔素區發泰市場對面馬路被面包車撞傷,經搶救無效去世,年僅51歲。
責任編輯:吳筱羽
本文作者馬立明和他的導師莊禮偉舊照。
泰國時間2018年12月17日21時45分,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莊禮偉,在泰國清萊府塔素區發泰市場對面馬路被面包車撞傷,經搶救無效去世,年僅51歲。
1990年代,莊禮偉曾任《南方周末》寰宇版(后更名為天下版)編輯。
一
莊禮偉老師意外去世,我忙于協助料理后事,一直沒閑下來梳理文字。但忙里忙外,可以幫我逐漸消化悲傷,并從積極的角度去看待一些問題。
有人說,莊老師英年早逝,實在可惜。但我回想,莊老師很多論述,其實對生死頗為看淡。記得他曾說過,“在月球上俯視人類”“像霧一樣游蕩,像霧一樣消散”。他有時會說,不信有天堂,但相信有輪回,愿意以“某種生命形態重返人間”。在中秋佳節,他會寫出“砂土溫暖,圓月安詳”的詩句。隨著年歲增長,莊老師似乎越來越返璞歸真,在課堂講童話故事,經過澳門的墓地,還主動去拍了個照。他一直對“詠歸”二字頗為喜愛,后來還把學生交流群冠名為“詠歸堂”。在我看來,這些意味深長。
有人說,莊老師隕落異國,頗為凄涼。但我覺得,莊老師畢生研究東南亞,又對泰國用力尤深。此次泰國成為歸宿,也并非不圓滿。他在1990年代末出版了在當時頗為轟動的東南亞研究著作《亞洲的高度》;又于2008年在《南方都市報·時評周刊》上,寫了一篇《泰國政治風波的迷局》,成為泰國研究的名篇。幾十年來,他對泰國一直非常關注,從他信上臺到軍政府上臺,從紅衫軍到黃衫軍,筆鋒起于此,也隕落于此。不得不說,東南亞專家隕落東南亞,似乎一切自有安排。
有人說,莊老師膝下無兒女,妻子又在國外,讓人感慨。然而,莊老師出事后,暨大國關學子,無論是不是莊老師的學生,都深感悲慟。媒體圈、知識界、外交界,更是連番表達痛惜之情。悼念群閃爍不斷,不斷有人追憶莊老師的音容笑貌。光是悼文,粗略統計就有二百余篇。這樣的愛與追思,遠超常人。這說明,他不寂寞,也不孤單。他出眾的人格魅力感染著身邊每一個人。他教過的所有學生,不是子女,勝似子女。
外人都形容莊老師為“不老男神”,也有人驚嘆于他英俊的外貌。莊老師一生,不乏鮮花與榮耀。他的光環來自人格魅力,善良、高潔、真誠、正直、擔當……這些詞匯都可以形容他。他是一個好人。
眼淚慢慢干涸之后,我有一種強烈的感覺:此人如此美好,似乎不應在凡間。有師妹說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邵小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