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那些事兒】“北斗”擁抱全球 “虹云”成功飛天 外媒贊中國衛星技術造福人類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當你仰望星空,感嘆星漢燦爛、宇宙深邃時,你可知還有千百顆人類智慧的結晶——人造衛星正在太空遨游。它們為人類的科研、生活、軍事等各方面提供了強大的支持。近年來,中國在人造衛星的研制和應用領域取得了令世界驚嘆的成就。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當你仰望星空,感嘆星漢燦爛、宇宙深邃時,你可知還有千百顆人類智慧的結晶——人造衛星正在太空遨游。它們為人類的科研、生活、軍事等各方面提供了強大的支持。近年來,中國在人造衛星的研制和應用領域取得了令世界驚嘆的成就。

2018年10月15日,中國成功發射兩顆北斗三號全球組網衛星。新華社發(梁珂巖 攝)

27日,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宣布,北斗三號基本系統完成建設,于當日起提供全球服務。

北斗系統是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于1994年正式啟動建設。2000年,第一代北斗導航衛星(北斗一號)發射升空。作為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之一,北斗發展的每一步都備受外媒關注。

彭博社網站報道截圖

美國彭博社27日報道稱,北斗系統提供的服務類似于GPS,即通過一系列衛星為用戶提供精確定位,誤差約為10米。全球銷售的大多數智能手機芯片都將與北斗兼容,北斗是第一款具有內置電信功能,如短信的導航系統。

報道指出,北斗系統為中國關鍵基礎設施提供導航和定位,而且正在應用到越來越多的領域——從地圖服務到汽車到智能手機。中國于11月發射了第42和第43顆北斗導航衛星,將系統覆蓋范圍擴大到歐洲和非洲的部分地區。

報道還說,北斗系統是中國正在開展的一系列雄心勃勃的項目之一,旨在提高其在航空領域的競爭力。中國的私營初創公司也已涉足火箭發射領域,以低成本將衛星送入軌道,以滿足商業太空服務的需求。

日本經濟新聞網報道截圖

日本媒體27日報道稱,中國宣布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當天開始提供全球服務,而該系統最初計劃于2020年覆蓋全球。這意味著北斗系統躋身為僅有的四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之一,其余三個系統為美國的GPS、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和歐洲的伽利略。

報道指出,北斗系統在中國經濟和私營部門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中國衛星導航專利申請量已超過了5萬個??臻g發展是中國制造轉型升級的關鍵,而中國期望北斗系統成為全球高科技產業的一個支撐點。

美國科技網站TheNextWeb新聞網此前報道稱,中國研制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不僅為了滿足其維護國家安全,更是發展社會經濟的需要。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不僅惠及中國,也能造福其他國家。北斗一號,也就是第一代北斗系統,可提供全國范圍的授時和導航定位服務;北斗二號服務范圍覆蓋亞太地區;而北斗三號可為全球不同地理區域提供服務。

報道進一步指出,目前,對衛星服務的需求正逐年增長。2017年發布的《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市場報告》顯示,到2025年,亞太地區的GNSS導航設備數量(以智能手機為主)將從2015年的19億增長至43億,超過歐盟和北美地區的總和,因而有望成為該領域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力。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不斷發展可謂正當其時。

本月22日,“虹云工程”首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圖片來源:新華網

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邁向全球、產業化日趨成熟的同時,中國另一個衛星系統“虹云工程”也開啟了發射時間。本月22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航天科工)“虹云工程”首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進入預定軌道。

“虹云”首星是中國第一顆低軌寬帶通信技術驗證衛星,其發射成功標志著中國低軌寬帶通信衛星系統建設實現零的突破,中國打造天基互聯網也邁出了實質性的第一步。

美國“石英”網站報道截圖

美國“石英”網站24日報道稱,“虹云”首星的發射,是給那些尚沒有可靠途徑接入互聯網的人提供全球衛星互聯網服務計劃的第一步。

報道指出,全球約有30多億人無法上網,其中以婦女及農村貧困人口居多。而中國航天科工計劃在2022年前發射所有“虹云”系列衛星,通過數百顆低軌道衛星組網的方式,讓互聯網服務接入中國偏遠的農村山區及其它基站、光纖無法覆蓋的地區,最終惠及所有發展中國家和地區。

報道援引中國航天科工發言人的話稱,“虹云工程”“將互聯網從地面引向了天空......‘虹云’首星的發射將帶來巨大的商機”。

(來源:中國日報網)

網絡編輯:邵小喬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