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V版權背后的淘金者
2018年12月20日,《南方周末》發表報道《KTV金曲背后的版權大戰》,揭示出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下稱音集協)與天合集團的利益沖突。
從2008年開始,一眾唱片公司以權利人的身份組建音集協,并將各自曲庫的KTV版權相授,統一行使版權主張,KTV經營者只有成為協會會員,且繳納版費,才能合法使用協會的音樂作品。音集協收到KTV商家的版費后,再按一定的分成比例,返還給權利人。
責任編輯:顧策
2018年12月20日,《南方周末》發表報道《KTV金曲背后的版權大戰》,揭示出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下稱音集協)與天合集團的利益沖突。
從2008年開始,一眾唱片公司以權利人的身份組建音集協,并將各自曲庫的KTV版權相授,統一行使版權主張,KTV經營者只有成為協會會員,且繳納版費,才能合法使用協會的音樂作品。音集協收到KTV商家的版費后,再按一定的分成比例,返還給權利人。
音集協委托一家名為天合文化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天合集團)的企業,到全國各地向成千上萬家KTV收取版權費。
但在2018年11月6日,音集協宣布,因為存在拖欠版費等違約行為,終止委托天合集團收費資格。
在對壘雙方中,音集協成為眾矢之的,外界指責它存在賬目不清淅、分配不均勻,以及協會領導的關聯公司在外進行與協會業務關聯性經營,等等問題。
但細究天合集團,有多股利益主體組成。在其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周凡妮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