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 | 楊碧薇:我們為什么熱愛節奏

音樂人馮大亞給我發來了他收藏的一些歌曲,各個民族、各種風格的都有。

責任編輯:朱又可

對節奏的關注,是人的天性;或者說,節奏,就是人的本能之一。(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于2019年1月3日《南方周末》)

音樂人馮大亞給我發來了他收藏的一些歌曲,各個民族、各種風格的都有。其中有幾首非洲風的,那節奏真是錯彩鏤金、繁復婀娜又不失輕盈跳脫,我百聽不厭。

為什么節奏竟令我如此沉迷?我想起多年前去麗江,走在大研古鎮的石板路上,到處都是手鼓店,處處可聞手鼓聲。當然,這不過是一種商業的媚俗,但我注意到:總會有好奇的游客循聲走進店里,聆聽、觀察,然后伸手去拍幾下陌生的手鼓;更感興趣的,甚至會買上一個,不辭勞苦地帶回家。拋開商業的引誘,我是不是也能這樣來想:對節奏的關注,是人的天性;或者說,節奏,就是人的本能之一。

節奏與人息息相關,它有身體性的特征,尤其是“動”的那一面。而身體的運動,正是人們對節奏的基本反應,如古人說的“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在生活中、在影像里,你對這樣的情景都不會感到陌生:音樂聲起,有人情不自禁地隨著節拍搖頭晃腦、舞動四肢。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柯珂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