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治理微腐敗 兩萬蠅貪“自首”
在四川省紀委決策層看來,敦促干部限期內主動說清問題,既是充滿火藥味的“最后通牒”,也是爭取從寬處理的“救贖窗口”。
責任編輯:錢昊平
四川省寧南縣西瑤鎮村民在民生扶貧移民監督大數據平臺終端上查詢“一卡通”信息。
(本文首發于2019年1月3日《南方周末》)
在四川省紀委決策層看來,敦促干部限期內主動說清問題,既是充滿火藥味的“最后通牒”,也是爭取從寬處理的“救贖窗口”。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廉潔研究與教育中心主任任建明:假設腐敗存量很大,一個個地查,那將是個曠日持久的過程,若是限期交代,則會加快進程。
攔江鎮共有28個村,2個居委會,但只有10人主動交代問題,“是低于我們預期的”。該鎮紀委書記說,2018年8月15日之后,再也沒有干部主動交代問題,鎮紀委也未發現有關線索。
煎熬了4個月之后,2018年11月13日,吉列子呷終于等到了組織給他的處分決定:黨內嚴重警告。
這位四川涼山州布拖縣補爾鄉的黨委書記,曾偽造殘疾人名冊,套取殘疾人危房補助款9萬元用于公務開支。
就違紀事實來看,吉列子呷最終受到的處理屬“從寬”。布拖縣紀委相關人士介紹,這是因為他在“限期內”主動交代了問題,并退賠了全部違紀款。
“心存僥幸的,一旦被查出問題就會被依法依規從嚴處理。”涼山州紀委相關人士介紹,該州有兩名村干部私分了退耕還林補助資金11.9萬元,因未在限期內主動說清問題,被查出后分別受到了開除黨籍的處分,并被移送司法機關。
紀委人士的“限期內”提法,源自四川省紀委監委于2018年6月20日發布的一份《關于限期主動說清問題的通告》。
通告稱,2018年6月至9月,全省開展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問題專項治理,存在問題者要在當年8月15日前向當地紀檢監察機關主動說清問題。
按照通告,對限期內(2018年8月15日以前)主動說清問題的,綜合考量性質情節、覺悟態度、后果影響等因素,可以依紀依法從寬處理。
2018年12月,南方周末記者在四川采訪期間,多地紀委人士表示,以前幾乎沒什么干部主動去交代問題,但通告發布后的那兩個月,人數明顯增加。
“上面發了通告,電視上也滾動播放,組織給了我們保證,心里才有底。”一位主動交代問題的村干部向南方周末記者坦承。
四川省紀委統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8月15日,全省共有24972人主動說清問題,上交違紀資金8044萬余元,其中大多數是村干部,科級干部占比很少。之后,還有主動交代問題的干部,但數量較少。
面對“兩萬多”的數字,四川省紀委黨風政風室相關人士認為“在高壓震懾和政策感召下,許多基層干部繃不住了”。
交代之前先打聽:可能受什么處分?
“組織能不能兌現從寬處理的承諾?”決定主動交代問題之前,60歲的段振勝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他是遂寧市安居區攔江鎮庫樓灣村村會計。
經過4天思想斗爭后,2018年7月6日上午,段振勝帶著銀行卡去鎮紀委,交代自己冒領了村民糧食直補款2766元。
之前,村支書鄧兵在6月底就已宣讀過省紀委的通告,但并未引起段振勝的注意。攔江鎮紀委書記唐曉東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雖然開會傳達了,也在干部微信群里作了說明并張貼了公告,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