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孢皮試,“皇帝的新衣”?

在這起頭孢過敏致死的典型案例中,我們對死者致以哀思,同時更希望醫療界與公眾厘清對皮試的爭議,真正建立對頭孢過敏的科學嚴謹的預防和應急方案,從而避免更多的悲劇發生。

“自?!毙睦硐?,越來越多醫院被裹挾做起了頭孢菌素皮試?!斑@是自欺欺人的懶政行為?!睏罘毖?。

“詳細詢問過敏史,密切觀察、時刻警惕,及時正確地搶救,才是真正有意義的措施?!睂O忠實說。

責任編輯:何海寧

2015年“世界急救日”前夕,武警嘉興醫院醫護人員正在指導患者家屬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技能演練和急救知識講解。(東方IC/圖)

(本文首發于2019年1月3日《南方周末》)

在這起頭孢過敏致死的典型案例中,我們對死者致以哀思,同時更希望醫療界與公眾厘清對皮試的爭議,真正建立對頭孢過敏的科學嚴謹的預防和應急方案,從而避免更多的悲劇發生。

“自保”心理下,越來越多醫院被裹挾做起了頭孢菌素皮試。“這是自欺欺人的懶政行為。”楊帆直言。

“詳細詢問過敏史,密切觀察、時刻警惕,及時正確地搶救,才是真正有意義的措施。”孫忠實說。

2019年元旦,于平選擇用曬照片的方式思念丈夫張建峰。第一張是在游樂場,丈夫抱著4歲的兒子,比劃出“耶”的手勢;第二張是正在輸液,戴著耳機面帶微笑……最后一張是28歲的丈夫躺在急救室,渾身發紫,再也無法醒來。

2018年12月18日下午,張建峰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以下簡稱同仁醫院)診斷為分泌型中耳炎,輸頭孢后疑似引發過敏性休克,短短90分鐘不到便搶救無效死亡。在此后的醫療糾紛中,一種藥物的名字“注射用頭孢曲松鈉”被反復提及。

頭孢,這可能是公眾最熟悉的一類抗生素。無論是肺部感染、泌尿系統感染,還是敗血癥、腦膜炎,都會用到它。和臨床常用的青霉素一樣,它同屬β-內酰胺類抗生素。這類抗生素殺菌活性強、毒性低、適應征廣、臨床療效好,但缺點同樣明顯——可能引發過敏反應。

患方和院方爭議的焦點在于,使用頭孢前是否需要做皮膚試驗(以下簡稱皮試)。

家屬質疑,醫生沒有給死者做皮試。但同仁醫院院辦工作人員向南方周末記者解釋,“沒做皮試并無不妥”——《中國藥典》和《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中,均沒有頭孢菌素類藥物進行皮試的規定。醫生詢問病史時,患者也沒有提供任何藥物過敏史。

“頭孢要不要皮試”,這是楊帆在工作中頻繁聽到、但又不愿聽到的話題。他是復旦大學抗生素研究所臨床應用室主任、華山醫院感染管理科主任。因為深知“頭孢菌素皮試對過敏的預測作用差”,國外主流觀點早已不做推薦,這些年他一直在推動取消頭孢皮試篩查。

在付出了太多不必要的醫療糾紛和生命代價后,這一次,他再次呼吁關注這一老生常談卻亂象叢生的醫療問題。

常用藥出事了

噩耗來得有些猝不及防。

2018年12月18日下午,朋友劉高威告知于平,“你老公耳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吳悠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