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還是繼續上學,可能會改變人格
一項對德國少年成長的研究發現,在中學階段轉向職業軌道或繼續上學深造這兩種不同的人生選擇,可能會改變人的個性和總體心理特征。
責任編輯:朱力遠
大學畢業生拍攝畢業合影(資料圖)。
一項對德國少年成長的研究發現,在中學階段轉向職業軌道或繼續上學深造這兩種不同的人生選擇,可能會改變人的個性和總體心理特征。
2018年11月,《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雜志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工作或繼續上學這兩種不同的人生選擇,可能會改變人格。
這項基于德國少年成長變化的研究發現,相比繼續上學走學術道路的人,那些從16歲左右就開始轉向職業軌道的人,在6年后有更高的責任心,但對調查、社交、開拓事業等活動興趣更少。
人格是一個心理學概念,大意是指一個人總體上的心理、個性特征,包括怎么想問題、怎么做事情等,一般研究認為,一個人的人格類型在一生中總體是穩定的,但也會隨著年齡增長發生變化,一些對個人來說比較特別的經歷,比如關系破裂、生活壓力等,可能會改變人格類型。
家庭背景和學習成就感影響人生選擇
對人格變化進行研究是比較困難的,因為每個人都生活在各自的社會環境中,經歷著不同的人生,相對難以控制變量,長期研究的話,不可控因素就更多,這些都使得對人格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時存在困難。
德國圖賓根大學(University of Tübingen)赫克托爾教育科學與心理學研究所的杰西卡·戈勒(Jessika Golle)等人通過對德國巴登-符騰堡州(Baden-Württemberg)10年級學生畢業6年后,在學術和工作兩個不同軌道上的兩組學生人格特征差異的研究,探討工作和繼續上學對人格的影響。
這里的10年級學生,相當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吳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