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填報個稅專項附加扣除?要準備哪些資料?5分鐘看完即可上手
周圍很多朋友都陸續開始
填報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
國稅總局提供了線上、線下多種填報方式
這里以個人所得稅APP為例
手把手指導
讓你足不出戶
即可辦理專項附加扣除填報
下載并注冊成功后
建議先去
個人中心——家庭成員信息
填寫家庭成員信息
如配偶、子女、父母等
需要用到身份證號碼
然后進入
首頁——我要填報專項附加扣除
從以下六個欄目中
選擇符合自己的項目進行填寫
很多人覺得自己沒啥項目可以抵扣
其實教育、住房、養老這幾大方面
與我們息息相關
南都君從每個項目逐一試填
并給出一些實用的貼士
(一)
如果你的子女年滿3周歲,
處于學前教育階段、
義務教育、
高中階段教育、
高等教育等
博士也木有問題
任意一個階段
即可辦理抵扣
可選擇個人全額抵扣100%
或與配偶各自分攤50%
貼士:子女教育部分的填報較為簡單,符合年齡即可。
(二)
如果你2019年取得國家職業資格
包括教師資格證、記者證、導游證等
確實已經拿到證書的
請提前準備
證書取得時間、證書名稱、
證書編號、發證機關
等信息
如果是學歷(學位)繼續教育
包括大專、本科、研究生、博士等
需要提供起止時間(結束時間填預估時間)
貼士:這部分的內容,讀書的比較簡單,拿證就要對著證書來填報。
(三)
辦理大病醫療
需要本人、配偶及
未成年子女的
證件信息
申報金額為
超過15000元的部分
最高不超過80000元
假設大病醫療花費在95000元以內,
按照實際超過15000元的部分,據實填報;
如花了30000,可抵扣部分為30000-15000=15000元。
如超過95000元,則按最高即80000元填報。
貼士:一般如果年內總大病醫療總開支不足95000元,建議放到次年3月-6月統一申報。這也是大家最不希望用來抵扣的部分,健康是福。
(四)
辦理住房貸款利息,
需要提前準備
產權證、
不動產登記證、
商品房買賣合同、
預售合同等信息
特別要注意
貸款合同的信息
如貸款銀行、
貸款合同編號、
首次還款日期、
貸款期限(月數)
貼士:這部分的內容,需要拿出各類房產證件以及買賣合同和貸款合同,如合同沒有“貸款合同編號、首次還款日期、貸款期限”等信息,請先聯系貸款銀行客服,取得這些信息再進行填報。
南都君就有朋友反映,說一開始找不到工行貸款合同的編號,于是就從合同上面找了一串數字填進去,后來跟銀行方面聯系后,才能拿到真實的合同編號。所以建議最好先與貸款銀行取得聯系,以確認信息。
(五)
辦理住房租金
需要提前準備
合同編號、
租賃房屋坐落地址、
租賃方信息
如果房東是自然人
需要提供證件類型和證件號碼
如果房東是組織
則提供出租單位統一社會信用代碼
貼士:這部分的內容,主要需備好租房地址信息以及房東的證件號碼。這一部分,很多租房族都非常關心,別急,我們將推出更多的報道。敬請留意!
(六)
辦理贍養老人
需要父母/祖父母等
年滿60周歲
通過點擊家庭成員添加
或者直接輸入父母等
身份證號碼信息
完成添加
貼士:這部分的填報也較為簡單。如果不是獨生子女,建議兄弟姐妹之間先簽好分攤抵扣數額的協議,以免引起爭議。
特別注意:
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兩者
只能二選一
只能二選一
只能二選一
請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填寫
否則可能導致政策適用錯誤
影響個人納稅信用甚至違反稅收法律
后果很嚴重
此外
每項填報最后提交前
都會有提示
本人已就所填的扣除信息
進行了核實
并對所填內容的
真實性
準確性
完整性
負責
請大家務必如實填報
千萬不要弄虛作假
以免影響個人納稅信用
乃至違反稅法
被稅務部門“盯上”
最后每項填完后
會讓你選擇申報方式:
第一種通過扣繳義務人申報,即工作單位;
第二種為綜合所得年度自行申報,如2019年的需在2020年3月-6月統一處理。
究竟選擇哪一種呢?
一般默認通過公司進行申報
這樣自己不用跑稅局
符合條件的馬上可
享受到抵扣政策所發的紅包
不過也有人認為
子女教育、贍養父母、大病醫療
這些都屬個人隱私
或者這期間忘記通過單位申報
而是選擇自己來年3月-6月一次性申報
也可以將此前已扣的稅退回來
就是時間上會晚一點
新個稅法發的紅包還是會給到你手里滴
以上就是填報貼士
你知道怎么填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