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中小學校是怎樣開展語文教育的?
仔細觀察法語中學課本就可見到:他們的課文全都是名家原文,這就保證了語言文字的質量與水準,也保證了學生們對過去經典文字的理解與把握。
責任編輯:劉小磊
仔細觀察法語中學課本就可見到:他們的課文全都是名家原文,這就保證了語言文字的質量與水準,也保證了學生們對過去經典文字的理解與把握。
法國初中語文課堂上的小學生。
中國學校的古典文化教學與歐洲的古典文化教學有相當大的差異:中國文化源遠流長,而且一以貫之,從語言、文字、內容均成為一個完整體系。而歐洲的文化起源是希臘、羅馬,隨后歐洲四分五裂,出現了不同的文字語言系統與不同的國家,而所謂的古典文化卻是以現在不再使用的古希臘語、古拉丁語作為基礎。因此,現代西歐各國的狹義的古典文化教學就是以各國文字翻譯的古希臘、古羅馬文獻為基礎,加上中世紀文獻構成,廣義的古典文化教育就擴大至20世紀以前的所有著名經典文獻。而從教學順序而言,則是小學、初中學習廣義的古典文化為主,初中開始接觸拉丁語和古希臘、古羅馬的古典文化,年級越高,學習的古希臘、古羅馬文獻也越多。
在法國,古典文化的教學是與語言教學密切結合的,而語言教學也遵循古典主義從語法、邏輯與修辭為基礎的模式。法國的國民教育是西方最早實行自由、義務、免費、非宗教化及中立諸原則的體系,其基本原則在1789年法國大革命時提出,到1882年形成完整體系,保證了法國從6歲到16歲每個孩子都接受完整的教育。而在這一體系中,法語教學占有了中心地位:按照法國教育部的教學大綱,法國教學的7個目標中,首先就是讓學生充分掌握法語的閱讀、理解、書面表達與口頭表達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吳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