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Lei都這么?!亮?,Han Meimei卻不喜歡他 1990年代中學英語教科書的集體記憶
《英語》第一冊第63課里,生活作風嚴謹的Han Meimei難得一次趴在桌子下玩捉迷藏。十多年后,這個姿勢被蔡凱放大,改造成了“我是狐貍精”,并做成了貼紙
責任編輯:袁蕾
“那T恤能送我一件嗎?”滿頭銀發的劉道義老太太問南方周末記者,她今年70歲,退休10年,退休前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總編、外語編輯室資深編輯。
劉道義想要的是佐丹奴新推出的Li Lei&Han Meimei(以下簡稱LH)T恤。這款全球限量發行2000件的T恤,面向高達過億的潛在用戶——從1990年至2000年,10年間使用人教版英語教材的中學生。劉道義是這套教材的中方主編。
這套教材是中學英語教育強化日常情景對話的產物,LH是教科書中的主角,他們負責好好學習,關心他人,書里還有雙胞胎Lily、Lucy,英國小子Jim……在眾多教科書中,他們陪伴著80后讀了6年中學。
T恤只是LH主題產品中的最新一種,其他產品包括:Han Meimei半臥在地、做性感狀的作業本;“亢奮起來”的紙飛機;“三八線”膠帶,可以貼在男女課桌之間,也可以貼在父母床中間;“我是狐貍精”、“正確對待男女關系”的貼紙……
LH產品基本以二人的男女關系為中心,他們不是抱著就是親著——80后回憶、分析當年英語教材,找出了各種LH確有“一腿”的證據,最后大家焦急地成立了“Li Lei都這么牛×了,Han Meimei卻不喜歡他”小組,以便考據出LH的更多男女關系。
“其實 Li Lei和 Han Meimei從頭到尾就沒說幾句話,”劉道義聽說LH的緋聞后,哈哈大笑,“我們當年都很古板,怕學生談戀愛。”21年前,劉道義和朗文出版集團有限公司的格蘭特先生一起,主持了初中英語新教材的編撰工作。編撰持續了3年,1990年開始在北京崇文區、四川成都等八個縣市區試用,1993年成為全國(除上海外)通行英語初中教材。
“Han Meimei 就是那種小干部”
LH及那套為國內首次與國外出版社合作的中學英語教科書,對于這位退休在家的七旬老人和繪圖者王惟震而言,有著80后所不理解的意義。
1981年,剛調進人教社一年的劉道義被人民教育出版社派往英國朗文出版集團考察,沒呆幾天,她就強烈感覺到:“中國的英語教材要提高質量,必須和外國人合作。”
中國當時剛剛開始改革開放,考察可以,合作基本不可能。
6年后,1987年,英國一家出版公司提出,愿意將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寫的漢語教材引入英國,條件是讓他們給中國編英語教材。
人教出版社在鄧小平的支持下,迎來了引進外國教材的第一個高潮,人教社最終選了朗文集團為合作方,融入以前的課本所沒有的日常交際用語,讓學生在豐富的情景對話中掌握單詞和語法。
中方和英方各派出一個主編、兩三個責任編輯。
教材里的故事由英國人格蘭特主創,家庭模式是雙方一起研究,最后設計了英國的Green家庭、加拿大的Read家庭;美國的King和Smith四個家庭,四個家庭加上中國的LH,故事就開始了。
課本里 Han Meimei和Jim、Li Lei和Jim等不斷重復著相同的問候,“How are you?”“Fine,thank you,and you?”
有不少人都懷疑自己患上了“and you”綜合征。覺得不這樣說,就“簡直沒辦法跟外國人展開交流”。
劉道義告訴記者,Li Lei和Han Meimei是中方編撰組起的名字,不是某位編撰者為了“紀念那個誰”,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