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宗“騙保案”掀開價格機密:白內障手術,為何這么貴
江南醫院人工晶體的售價是倒著定出來的——先定出5300元/枚的銷售價,扣減掉政府所限制的最高加價幅度(100元)之后,再制定出5200元/枚的虛假進貨價。
2017年10月,同樣因為“擅自提高”人工晶體價格,溫州蒼南人社局曾對一家民營醫院作出扣款處罰,但被該醫院告至法院。2018年10月,法院一審判決蒼南人社局敗訴,其對惠民醫院作出的扣款決定無效。
責任編輯:吳筱羽
人工晶體植入手術被認為是治療老年人白內障的最有效手段。
(本文首發于2019年1月10日《南方周末》)
江南醫院人工晶體的售價是倒著定出來的——先定出5300元/枚的銷售價,扣減掉政府所限制的最高加價幅度(100元)之后,再制定出5200元/枚的虛假進貨價。
2017年10月,同樣因為“擅自提高”人工晶體價格,溫州蒼南人社局曾對一家民營醫院作出扣款處罰,但被該醫院告至法院。2018年10月,法院一審判決蒼南人社局敗訴,其對惠民醫院作出的扣款決定無效。
作為治療老年人白內障的常用醫療耗材,進口人工晶體在醫院的利潤空間有多大?發生在浙江溫州永嘉縣的一起民營醫院“騙保案”揭開了個中秘密,高值醫療耗材的定價潛規則因此得以浮現,倒在潛規則下的涉案醫生的未來命運也引人關注。
2016年11月,這家醫院的9名股東因涉嫌抬高人工晶體進貨價騙取醫?;鸨蛔?,并于2017年9月以詐騙罪罪名被起訴。根據溫州醫保管理辦法規定,營利性醫療機構申請定點資格,應執行同等級非營利性醫療機構藥品和醫療服務收費價格政策,辦案機關認為該醫院收費超出限價,構成詐騙醫保。辯護律師則認為,這一條與2014年國家發改委文件中規定民營醫院提供的醫療服務價格實行市場調節價沖突。
該案先后三次開庭,目前仍未判決。
轉折或發生在被起訴近一年后,2018年8月,溫州市人社局等部門聯合發文,將這一條款中的“收費價格政策”修改為“支付和報銷政策”。2個月后,溫州蒼南人社局在另一類似案件中被判敗訴。
審計:177萬“返利”出端倪
永嘉江南醫院創辦于2006年,原本是一家民營綜合性醫院,為當地兒科醫生張永謙所獨有。該醫院于2010年成為醫保定點單位,此后,到該醫院看病的農民,可以通過城鄉醫保報銷65%左右的住院費用,如使用進口醫療耗材,須扣除20%自費費用之后再按65%比例報銷。
根據永嘉縣人民檢察院的起訴書,2015年8月,尹雄、張區、鄭直、朱勝進、李國星、盛文、陳健、付小瑩等8人出資成立悅目醫療投資有限公司,該公司通過重組或者合作的方式在多家醫保定點醫院開展眼科業務。
江南醫院即是8人參與重組的醫院。悅目公司成立一個月后,所有8名股東均入股江南醫院,成立并重點發展該醫院眼科。8人當中,除了尹雄是醫療器械經營商、付小瑩是醫院行政人員外,其余6人均為外地醫院的醫生,其中5人是眼科醫生。
2016年8月下旬,在重組的江南醫院運行近一年后,溫州市審計局、永嘉縣審計局的工作人員突然來到這里,開始查這家醫院的醫保賬目。據醫院副院長張永謙的妻子、江南醫院婦產科醫生陳少秋介紹,這在以前從來沒有過。以前經常來查的是社保局,醫院從來沒有在醫保上被查出過問題。陳少秋說,審計局查過之后,社保局又來過四五次,一度懷疑江南醫院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周凡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