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由的“天才”之作 ——《地球最后的夜晚》票房“跳水”背后

“我不是什么天才,我現在連一部電影都拍不完?!?/blockquote>

責任編輯:邢人儼

《地球最后的夜晚》是青年導演畢贛的第二部電影,于2018年12月31日在國內上映,首日票房達2.6億。影片講述了中年男子羅纮武回到家鄉貴州凱里,追尋十二年前的戀人萬綺雯,從而陷入了迷霧般的回憶?!兜厍蜃詈蟮囊雇怼返目诒?、票房在首映之后急轉直下,由此引發了外界對該片和導演畢贛的討論。(資料圖/圖)

(本文首發于2019年1月10日《南方周末》)

在很多人看來,畢贛有不容置疑的天分,但面對電影工業這個龐然大物,天分顯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我不是什么天才,我現在連一部電影都拍不完。”

2019年伊始,青年導演畢贛成了最受關注的電影人。

他的電影《地球最后的夜晚》于2018年12月31日上映,片方策劃了觀影時“一吻跨年”的宣傳活動,在抖音上的效果尤其顯著,相關話題累計了3.6億播放量。電影票房大獲成功,僅預售就超過1.5億元,首日票房高達2.6億。

很快,人們就發現,這是一部沉悶的文藝電影。習慣于短視頻的抖音用戶們失望而返,直呼上當受騙、經歷了“地球最困的夜晚”。電影的口碑、排片在第二天一落千丈,貓眼評分低至2.6分,票房縮水了95.7%,打破了內地影史次日票房跌幅的紀錄。票房“跳水”直接引發了出品方華策影視在2019年首個交易日股價跌停并創上市新低,市值一日之間蒸發16個億。

面對這部電影,專業電影人也有些不知所措。在金馬影展放映后,一位臺灣資深電影人說:“這是一場生死攸關的考試,而我什么都答不出來,只能遮住考卷,不讓人知道我什么都答不出來,卻很想偷看隔壁同學在考卷上說了些什么。”

支持者認為,這是一部有美學突破的電影,足以載入史冊;反對者則批評它是造作乏味的“皇帝的新衣”。法國老牌電影雜志《電影手冊》曾把該片選入“2018年最期待電影”,但最新一期又刊發了副主編撰寫的批評:“無法想象會存在比這一部更做作、更無聊和更令人發昏的電影,霓虹艷影式蒸汽拖拽著冗長而又莫名其妙的故事。”

對于電影圈來說,三年前的畢贛仿如“橫空出世”。他生于1989年,26歲拍出長片處女作《路邊野餐》,素人演員、業余劇組,卻在多個國際影展上攬獎無數,成為華語電影的一匹黑馬。

實際上,《路邊野餐》也曾引起兩極反應。影評人胤祥對南方周末記者回憶,許多電影學院科班出身的電影人并不喜歡它。這不妨礙畢贛被稱為“中國塔可夫斯基”“中國阿彼察邦”“貴州王家衛”。

“我曾說你們小心捧殺了畢贛,這是一個顯露了充分才氣的年輕人,但是要不要這么去捧?”電影研究學者戴錦華表示擔憂。

在戴錦華看來,人們熱衷于討論畢贛,幾乎達到了不可思議的程度,“《路邊野餐》在藝術青年、在影展、在影評人方面引發的熱度幾乎是驚人的,大家怎么會為這樣一部電影瘋狂到這種程度,我其實不甚了了”。

參演了《路邊野餐》以后,畢贛的小姑父陳永忠正式成為演員。他在《地球最后的夜晚》里飾演黑幫大佬左宏元。和湯唯對戲時,陳永忠的心理壓力很大,畢贛拿來一瓶二鍋頭,讓他一口喝下。他暈乎乎地拍完了那場戲。(資料圖/圖)

“這是天才啊”

常有陌生人向畢贛表示,由于他的激勵,自己決心辭職拍電影。被問及同代人為什么會喜歡《路邊野餐》時,畢贛回答,“我沒法想象他們是不是跟我一樣看待電影。一個中年人的生活他們真的有那么在乎嗎?……我最害怕的是,他們因為成功學喜歡上了這部電影。”

自畢贛成名后,每年都有幾十個年輕人找到他的老師丁建國,帶著劇本或項目,希望像畢贛那樣拍電影。

丁建國會根據故事梗概作出判斷,“像不像樣子、可不可以開發,一下就看出來了”。大部分被直接否定,“要是不成熟,你拍了就是災難,拍十個都沒有意義……我打擊你是替你省錢,你拍出一堆狗屎,連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