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心齋讀書鈔書雜憶
既然命題曰“讀書”,步云好歹也算一介書生,又何妨談談個人的讀書經歷?讀者諸君大可視為野老閑言,聊作茶余飯后談資。
責任編輯:劉小磊
譚步云
(本文首發于2019年1月10日《南方周末》)
承蒙編輯垂顧約稿,頗有點兒受寵若驚的意外。一方面固然因為步云只是個普通學者,所學所著去普羅大眾遠甚,另一方面也因為報章文字絕不容信口雌黃,以免貽誤讀者,流毒遠播。不過,既然命題曰“讀書”,步云好歹也算一介書生,又何妨談談個人的讀書經歷?讀者諸君大可視為野老閑言,聊作茶余飯后談資。
中山大學中文系的黃國聲教授曾大感疑惑:步云啊,按說你只有小學文化程度,怎么就考上中大了呢?我呵呵笑道:運氣好??!這絕對不是搪塞,更不是謙虛,而是實情。譚某有學士、碩士和博士的畢業證書,卻沒有小學、初中和高中的畢業證書。然而1978年居然敢以高中學力參加高考,選了理科,期望成為一名化學家或生物學家?;瘜W成績固然不錯,物理卻考得一塌糊涂,分數都不好意思說了。朋友們都說:你根本不是理科的料嘛!于是1979年轉報文科,不曾想就上了重點線。其中加考的英語幫了大忙。這就不能不提我所仰仗的兩本書了。
“文革”期間無書可讀,無意中發現了家大人翻得書頁都已裂開的《分韻撮要》,在“四舊”已經破得差不多的時候得此線裝書,不啻如獲至寶。讀過這本書的估計不會太多,稍年輕一點兒的恐怕連聽都沒聽說過?!斗猪嵈橐匪愕蒙衔难孕“倏疲褐饕嬩洶雌缴先ト腩惙譃槿康耐嵶?,其次類集尺牘、契約、挽詩以及聘書、請柬等應用文范文,甚至有行走江湖切要,諸如&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周凡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