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尹春龍:哪里最危險,哪里就有他

“我是用生命在救人”,他強調著。不過,怎么那么擰巴呢——見到父親和老家來的人,他一本正經地說普通話;見到那些外地來的記者,他又改成了方言。

責任編輯:張捷 實習生郭麗萍 王霞

尹春龍想做英雄,他拿什么做英雄?一雙蒲扇般的大手,和一條命。

 “中央電視臺的人說,我可能會入選感動中國的十大人物。”尹春龍和父母說起這個,語氣中帶著些許謹慎。

前些天,他嫌原來的小靈通信號不夠好,添置了新手機,入了聯通的網。他不想漏掉好消息。

因為在廢墟里挖掘的時間太長,呼吸系統出了問題,6月中下旬,尹春龍住了十幾天醫院。“我是用生命在救人。”咳嗽輕一點的時候,他就與病友講自己的故事。在整個地震救援中,他覺得自己做了許多別人根本不敢做的工作,不可替代的工作。

6月底,該出院了。非常不情愿地,他要回到那個與窩棚沒什么區別的家。

坐在門口的馬扎上,他望著右邊不遠處的四個種香菇的大棚,過去,大棚下扣著他的一切,將來,是不是依舊如此?

身后七八十米處,是一個鐵路貨運站,不斷有長長的火車開過,咣當咣當,大地隨之抖動,就像地震的那個下午。

“我敢拼命,肯定能立大功”
5月13日那天早晨起,龍龍失蹤了——龍龍是尹春龍的小名。

他對父母說去商店買點東西,然后就幾天幾夜沒有消息,還帶走了家里僅有的4000元現金。出走的前一天下午,破敗的棚戶里的家什咣當咣當地響了一陣,像是火車開過。意識到地震之后,一家人也沒怎么驚慌,房頂只是幾根木棍和塑料布搭起的,不至于砸死人。

尹春龍沒去商店,他租了一輛車,從成都郊區的雙流趕到都江堰,車費370元。

扒廢墟,抬傷員,尹春龍忙了一陣,對所做的事情產生了懷疑,這不是他要做的“大事”。當救援工作結束,尹春龍曾對本報記者說起,在這個社會,他除了賣苦力,沒別的希望,而辛苦了多年,生活卻沒發生太大改變。這個生于1988年的年輕人說:“我更喜歡毛澤東的時代。亂世出英雄,在戰場上,我敢拼命,肯定能立大功。”

對于轟轟烈烈,他實在是太渴望了。

“我聽說映秀那邊比都江堰嚴重多了,我要去救人,一定要親手救出活人來。”5月13日下午,尹春龍只身前往映秀。很少有志愿者是獨自行動的。“路上到處是塌方,還有石頭在往下滾。我走得好快,一路上超過了武警部隊,超過了‘鐵軍’。他們帶著裝備,我什么都沒有。”

他大踏步地跑向大山深處,跑了十多個小時。這樣的奔跑,是那么熟悉,而且完全算不得什么。僅僅幾個月以前,剛滿20歲的他也是這么在叢林深處狂跑的,他記得自己跑了三天三夜——女朋友和他突然分手,天在一瞬間塌了下來。他不夠高大英俊,又始終未能如愿做成“大事”,他猜想女友失去了耐心。“那是我的初戀。唉,比要了我的命還難受。”

現在,尹春龍決絕地跑向映秀,心里想,有多少受難的人在等著他的出現。他并不知道,一個奇跡也在等著自己。還有一個無法預知的“巨大冤屈”也在等他。

尹春龍有一雙與他1.60米的身高很不相稱的、蒲扇般的大手,膚色暗紅,手指粗壯。5月16日,這雙手攥著一把短鎬,出現在映秀灣水電廠一處高高的廢墟上。聽人說,這里原來是電廠的一座八層辦公樓,剛剛探測出,里面還有生命跡象。來自青島、上海等地的消防隊員,本來已經放棄此地了,如今又匆忙趕回來,希望與幸存者一起創造奇跡。

尹春龍同樣希望成為創造奇跡的那個人。

差不多有三條救生通道先后被開掘,自上而下的,自下而上的,側翼的。在它們接近虞錦華的時候,卻被迫停下來,消防官兵的意見是,情況復雜,過于危險,還要再想辦法。

這時,尹春龍鉆進其中的一條通道,揮動短鎬,開始了孤膽英雄式的人工挖掘。

他要始終匍匐著,一下一下地刨開水泥與磚石,砸斷鋼筋,不時有余震襲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