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追責,還是用于翻案? ——解密法院“副卷”

正是通過副卷,由法官轉行當律師的范本騰曾偶然發現一起訴訟中,審委會討論的結果竟和判決不一樣,他對此感到“很震驚”。

責任編輯:錢昊平 助理編輯 溫翠玲

2016年7月8日,重慶市云陽縣人民法院民事審判二庭,大量卷宗在此整理,掃描、上傳、裝訂、編碼、復核。由于受辦公條件限制,案卷歸檔開啟“地攤模式”。(東方IC/圖)

(本文首發于2019年1月10日《南方周末》)

長期以來,中國法院案卷都有正卷、副卷之分,副卷嚴格保密、嚴禁查閱是各級人民法院長期執行的一項工作原則。

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教授洪道德:只要審委會這一組織存在,且具有討論決定具體案件的功能,法院有副卷就是必然的:“不然,審委會的討論過程(記錄)放哪兒去?”

正是通過副卷,由法官轉行當律師的范本騰曾偶然發現一起訴訟中,審委會討論的結果竟和判決不一樣,他對此感到“很震驚”。

“90后”律師劉京成在執業初期代理過一起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他到法院閱卷時,承辦該案的法官正要開會,于是將劉京成留在辦公室,指了指桌下的三箱案卷材料,讓他拍照復印。

劉京成發現,近百本案卷中竟有一冊“副卷”,里面有法官的書面報告等材料,還記錄了市領導對案件的指示。他覺得市領導指示“有理有據,讓人信服”,比如要妥善安排好受害者的退賠問題,維護好社會穩定,根據被告人的不同表現在量刑上有所區分。

長期以來,中國法院案卷都有正卷、副卷之分,副卷嚴格保密、嚴禁查閱是各級人民法院長期執行的一項工作原則。

當承辦法官回到辦公室,得知自己將副卷與其他卷宗混同,瞬間懊惱不已,哀求劉京成保密。“可惜副卷已閱,木已成舟,我們都無可奈何。”為避嫌,劉京成主動退出該案的代理。

律師尚且難得一見,普通公眾往往更不知副卷為何物。過去十幾年中,偶有副卷泄露的案例見諸媒體,引起人們的關注與討論。2018年底,因為一場礦權舊案引發的風波,法院副卷再次暴露在公眾視野中。

一律不對外公開

曾任最高法第二巡回法庭主審法官的范向陽這樣理解“副卷”:如果將法院判決看作一道菜,做菜的原材料放在正卷里,做菜的過程則記入副卷中。

中國法院另立副卷的制度最早可追溯到上個世紀五十年代。1956年,司法部所發《關于律師參加訴訟中幾個具體問題的通知》中規定,辯護律師有權查閱全部案卷材料。

但在同一年,最高法又下發了《各級人民法院刑、民事案件審判程序總結》,規定“評議記錄應當保守秘密,當事人及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