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承載不同期望的屏幕
許多問題不會有定論,但我想這一定是個向好的嘗試??蓛H憑它,也不能造就改變命運、實現教育公平的神話。學校能否利用好這塊屏幕,遠端班老師能否發揮作用,是眼下最力所能及的關鍵。
責任編輯:馮飛
祿勸一中的直播班同學聚精會神地看著網絡直播的教學。
2018年11月13日,“可能改變命運的屏幕”吸引了我的注意,盡管被文章打動,但仍有好奇未得到滿足。
決定去云南祿勸做篇后續報道。熱點淡離后,有些問題總要得到解答。
若只將視野落至直播班的效果,囿于學生學習能力、學校管理水平等差異,不同人對直播班的評價常有迥異。前期采訪中得以了解,有些地方得不到財政支持,只好中斷直播班,有些地方因教育理念差異,也選擇停用。因此,我試圖冷靜觀察:屏幕背后的多重因素是如何和屏幕共同發生作用的。
網絡直播教學的時候,祿勸一中的老師也會時不時記下筆記,之后和同學復述要點。
走訪實地,祿勸對教育的財政投入不少??h財政承擔網校每年大約200萬的費用,又拿出3200萬投入高中農村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