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侯賽因”
不是穆斯林,卻義勇地說“我們都是侯賽因”,類似于不在地震震中,卻感同身受,同情地說“我們都是汶川人”。
責任編輯:蔡軍劍
我們都是侯賽因”的聲張很動人。正是靠著這樣一種超越自我、體恤他人的正氣,人種、民族、宗教、語言、習俗如此差異的美國不致崩潰,聯邦體系維系至今
目前,美國民主黨總統競選人奧巴馬遇到一道難題:他的全名“巴拉克·侯賽因·奧巴馬”,中間那個“侯賽因”,是典型的穆斯林名字,在有些耳朵聽來很不舒服。是否要選一個和伊斯蘭教沾邊的人當總統,他們犯疑。要知道,“9·11”事件以來,美國社會本已趨緩的宗教情緒,現在又變得異常敏感起來。
近日,《紐約時報》報道了“奧巴馬派”解答“侯賽因難題”的一個方案:美國的年輕人自發在個人博客、facebook、MSN和其他網站注冊欄目上,給自己加上了&ldqu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