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究竟長啥樣
北京城市副中心黨工委和管委會,今天揭牌了!
1月12日上午,中共北京市委城市副中心工作委員會、北京城市副中心管理委員會在通州區委區政府新址,正式揭牌成立。
為加強對副中心規劃建設管理的集中統一領導,市委市政府城市副中心建設領導小組下設中共北京市委城市副中心工作委員會、北京城市副中心管理委員會,同時作為市委市政府派出機構,與通州區委區政府合署辦公。
11日早,當你打開手機地圖,搜索“北京市人民政府”時,顯示出來的界面已經是這樣了↓
東城區正義路2號,自新中國成立以后,就一直是北京市政府的辦公地點。在70年后的今天,它變成了“舊址”。
就在10日晚,很多人通過各種大小屏幕,見證了這歷史的一刻。北京市委、市政府正式摘牌,并將條牌移交給北京市檔案館留存。
一夜過后,“舊址”向東30公里,迎著初升的太陽,北京城市副中心舉行了升旗儀式,北京市級行政中心正式遷入北京城市副中心。至此,北京的城市“副中心”時代開啟了。
△2019年1月11日,北京市級行政中心正式遷入北京城市副中心。
截至目前,北京市級機關第一批搬遷完成了35個部門、165家單位的主體搬遷。
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長啥樣?
北京市級行政中心位于通州區潞城鎮北運河北岸,北京市委、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協辦公區在北、東、西三面呈品字形排列,市政府辦公區位于市委辦公區北側,整個辦公區建筑風格簡樸莊重大氣。
11日早7時36分,當清晨第一縷陽光照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主廣場上時,莊嚴肅穆的升旗儀式隆重舉行。在機關干部職工、副中心工程建設者、武警戰士和工勤人員代表等600余人注目下,武警北京總隊國旗班儀仗兵邁著矯健步伐,護送國旗走向廣場升旗臺。雄壯的國歌響起,五星紅旗緩緩升起,全體人員一同面向國旗行注目禮、唱國歌。
北京市委書記蔡奇為中國共產黨北京市委員會揭牌。他指出,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蔡奇強調,我們雖然遷入了城市副中心,但工作重心、服務重點仍然在主城區,要深入落實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繼續大力加強“四個中心”功能建設,提高“四個服務”水平,扎實推進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建設,更好地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
隨后,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市人民政府、市政協也分別舉行揭牌儀式。
截至目前,市級機關已經完成了第一批35個部門、165家單位的主體搬遷。
北京城市副中心究竟“長啥樣”?
1月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對《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6年-2035年)》的批復公布,向公眾展示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規劃藍圖。
未來人口規模有多大?
——常住人口規??刂圃?30萬人以內
未來的北京城市副中心規模有多大?
從《規劃》批復中可以看出,城市副中心將嚴格控制城市規模。
依照中央批復,城市副中心規劃范圍155平方公里,加上拓展區覆蓋通州全區約906平方公里。以舒適宜居為標準,將城市副中心人口密度控制在0.9萬人/平方公里以內。
到2035年,常住人口規??刂圃?30萬人以內,城鄉建設用地規??刂圃?00平方公里左右。
此外,批復中還提出,要堅持集約節約發展,科學利用地下空間,加強地上地下空間一體化設計和統籌利用。嚴守生態控制線、城市開發邊界等剛性管控邊界,嚴格管控戰略留白,為未來預留空間。
△北京城市副中心首都國際人才港沙盤
功能定位是哪些?
——以行政辦公、商務服務、文化旅游為主導功能
未來,北京城市副中心也將有序承接中心城區功能疏解。
針對今后的功能定位,批復明確,城市副中心以行政辦公、商務服務、文化旅游為主導功能,形成配套完善的城市綜合功能。
批復提出,要通過市級黨政機關和市屬行政事業單位搬遷,帶動中心城區包括學校、醫院等其他相關功能和人口疏解。
針對企業,批復明確,要充分發揮新兩翼的疏解承接作用,與河北雄安新區錯位發展,推動中心城區符合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的企業總部等向城市副中心搬遷,建設國際化現代商務區。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工地一派繁忙,起重機隆隆作響。
配套設施如何建?
——推進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城市副中心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無疑是普通民眾最關心的問題。
針對民眾關切,批復也有具體部署。其中明確提出“建設國際一流的市政基礎設施體系”。此外,要推進教育、文化、體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提升生活性服務業品質,建立優質、公平、均衡的民生服務體系。
在住房方面,批復提出要健全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實現住有所居,強化組團中心和家園中心建設,就近滿足居民的工作、生活需求,提高本地就業率,實現職住平衡發展。
不過,批復也同時強調 “不搞大規模房地產開發”。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工地一派繁忙,起重機隆隆作響。
城市風貌什么樣?
——加強建筑高度、城市天際線等管控
此次對外公布的批復中,對于城市副中心未來的風貌也進行了描繪。
批復要求,明確主副空間秩序,形成長安街東延長線規整有序、端正大氣的畿輔門戶形象,塑造京華風范、運河風韻、人文風采、時代風尚的城市風貌。
在建筑風格上,批復提出要加強城市設計、建筑設計、景觀設計,精心打造好每一個街區、每一棟建筑。追求建筑藝術,體現中國風格、地域風貌,加強主要功能區塊、主要景觀、主要建筑物的設計。
另外,批復中還強調,注重城市立體化設計,加強建筑風貌、建設強度、建筑高度、城市色彩、第五立面、城市天際線等各方面管控,塑造富有活力的街道空間,全面提升城市空間品質。
△北京市民體驗北京市郊鐵路城市副中心線首發列車。
生態環境如何打造?
——增加水綠空間總量 杜絕“城市病”
生態環境的治理也是未來城市副中心的一項重要工作。
根據批復,未來城市副中心將全面增加水綠空間總量,統籌考慮水資源、水生態、水安全、水景觀要求,建立全流域水污染綜合防治體系,構建上蓄、中疏、下排的系列分洪體系,保障城市防洪防澇安全,貫通濱水岸線,促進水和城市和諧發展。
批復還提出,要建設大尺度生態綠化,在城市副中心外圍預留生態綠帶和生態廊道控制區,健全城市副中心綠色空間體系,率先建設好城市綠心,實現森林入城,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優質便利的休閑游憩綠色空間。
此外,批復中還強調,要建設未來沒有“城市病”的城區。堅持公交優先、綠色出行,構建舒適便捷的小街區、密路網的道路體系,加強城市副中心與中心城區之間的公共交通體系建設,營造綠色交通環境。
△北京市民乘坐北京市郊鐵路城市副中心線首發列車。
如何與周邊協同發展?
——與北三縣地區統一規劃 堅決遏制無序蔓延
批復中明確提出,要推動城市副中心與河北省廊坊北三縣地區協同發展。
要發揮城市副中心對周邊的輻射帶動作用,實現通州區與河北省廊坊北三縣地區統一規劃、統一政策、統一標準、統一管控,促進協同發展。通過政府引導、市場運作以及合作共建等方式,推動交通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產業向河北省廊坊北三縣地區延伸布局,共同建設潮白河流域大尺度生態綠洲。
與此同時,批復也強調,要建立健全國土空間規劃控制引導機制,強化交界地區規劃建設管理,嚴格控制開發強度,堅決遏制貼邊發展和無序蔓延。(
(來源:人民網)
網絡編輯:梁淑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