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年終盤點”:企業融資更加依賴銀行
責任編輯:馮葉
2019年1月11日,北京,中國銀保監會通報2018年銀行業、保險業發展的有關情況和相關工作。
2019年1月11日,銀保監會召開“重點監管工作通報會”。
會議內容顯示,銀行貸款仍然是社會融資的主要途徑。2018年前11個月,人民幣貸款增量占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的83.4%,銀行貸款與直接融資的規模懸殊愈發明顯。這意味著融資渠道間接、單一,企業更多依賴于銀行貸款。
2018年,民營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引發社會關注。2018年12月19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強調,解決好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對此,銀保監會首席風險官、新聞發言人肖遠企回應,在增加供給方面,2018年的貸款增速為12.6%,貸款增量創歷史新高,為15.7萬億。銀保監會普惠金融部副主任張金萍說,2019年會繼續督促銀行加大對小微企業信貸投放力度,“鼓勵基層敢貸、愿貸”。
為了紓解中小微融資難的問題,2018年,一些銀行推出了“無還本續貸”政策。張金萍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創新續貸方式可以大大降低企業融資的成本、風險,全國續貸規模達到上萬億元。不過,更大范圍推廣仍然比較困難。
融資主要靠銀行
2018年,銀行業規模持續增長。銀保監會統信部副主任劉志清詳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梁淑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