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份月捐報告發布,41%的月捐人收入不足5000元
中國首份公益行業月捐人(不含澳門)調研報告顯示,近2000名月捐人中,月薪資在0-5000的月捐人占比達到了41%,隨著月收入的增加,捐贈意愿反而呈下降趨勢。
責任編輯:張玥晗
中國首份公益行業月捐人(不含澳門)調研報告顯示,近2000名月捐人中,月薪資在0-5000的月捐人占比達到了41%,隨著月收入的增加,捐贈意愿反而呈下降趨勢。
這是第一份針對捐贈人的非官方調研報告。2018年11月,公益籌款行業培育機構方德瑞信聯合中國扶貧基金會、壹基金、靈析三家公益機構,共同發起公益行業首次針對機構自有月捐人的問卷調研,基于1932份回收樣本,于2019年1月9日發布了首份中國公益行業月捐人(不包括澳門)調研報告。
月捐,即每月捐贈,具有小額、定期、定額和自動扣款的特點,是定捐最常見的形式,也成為公益機構募款的重要形式,同時鼓勵愛心人士長期關注支持公益項目。
此次調研內容涵蓋月捐人的性別、年齡、地區、月收入等基本情況的同時,更涉及開通月捐的原因、最關注的問題、資金支持領域、什么情況會離場等具有針對性的現實問題,而對月捐人星座信息的收集及分析則在使報告更有趣,吸引關注。
該報告顯示,以公益組織自有數據庫月捐人為分子,全國約13億總人口數為分母,粗略估計僅有0.002%以月捐形式支持公益。
月薪5000元者為月捐的主力軍
調研發現,20-40歲的中青年是月捐人主力軍,捐贈比例高達72%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吳悠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