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讀了五本閑書
《劍橋阿倫特指南》
《創造日本:1853—1964》
《唐詩宋詞解:詩為心聲,詞乃情物》
《生命是什么》
《笛卡爾的錯誤——情緒、推理和大腦》
《中國美術史》
責任編輯:劉小磊
1.《劍橋阿倫特指南》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編者:[美]達納·維拉
譯者:陳偉、張笑宇
出版時間:2018
解說20世紀的歷史,繞不開希特勒和斯大林,我們的閱讀當然也就繞不開思考這個世紀人類為什么會以崇高名義犯下罪惡的思想家阿倫特。
《劍橋阿倫特指南》可以讓我們容易地理解這位20世紀最有影響的女思想家。這是一本由美國學者編寫的阿倫特研究者的論文集,收文14篇。我的建議是看完電影《艾希曼》后,從本書的第二部分開始閱讀。如果再去讀海德格爾的另一個弟子,猶太哲學家約納斯的《奧斯維辛以后的上帝觀念》,對阿倫特和阿倫特反思的人類之惡,會有更深刻的理解。記得電影《辛德勒的名單》最后有句對話“有奧斯維辛,就沒有上帝!”。
2.《創造日本:1853—1964》
作者:[荷]伊恩·布魯瑪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
歐美主流西學入日本前,日本流行的“西學”是蘭學。所謂蘭學者,來自荷蘭的學問也。蓋因極端保守封閉的幕府只向荷蘭一國有限開放,而日本人對荷蘭人的印象同樣是未開化,“一群番邦異獸,小解時會像狗那樣抬起腿,他們一頭紅發,眼珠子藍得跟鬼畜一樣”。1853年,美國佩里將軍率領四艘“邪惡黑船”駛入橫須賀,著實嚇壞了已經鎖國二百多年的日本朝野。幸運的是,美國人不要割地,也無須賠款——因為日本人壓根兒就沒應戰,而是頗為識相地開放改革了。在黑船的威脅下,日本不僅開了國門,也開始了向西方學習的進程。明治維新和工業化緊隨其后。
荷蘭人布魯瑪的《創造日本》,是一本關于日本近代化和現代化史的小書。此書英文名字的語法結構頗值玩味,在作者的意識里,現代日本是 “被創造”或 “被發明”出來的。而創造現代日本的是誰呢?作者從1853年的“黑船襲來”,一直寫到1964年的東京奧運會。佩里將軍雖然打開了日本國門,催生了變法維新的政治改革和工業化,但日本并未被“教化”為文明國家,而有后來被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溫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