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翻譯了一部詩集
編輯工作往往也只能在政治運動的間隙中進行,而認真工作反而成了白專道路、業務掛帥;業務掛帥就是反對政治掛帥,就是用業務來壓政治,在那些年,這類罪名是誰也擔不起的
責任編輯:劉小磊
■書人茶話
王以鑄,1925年生,天津人。原人民出版社編審,著名翻譯家
這些年很少回憶自己譯過的東西,今天給了我這個題目,我想談談自己譯過的一部詩歌選集。
我喜歡讀詩,還發表過極少的一點舊體詩,但我不是詩人;我發表過一些類似隨筆或雜文的文字,但我不是作家或文學家;我翻譯過西方古典歷史作品,但我不是專業的翻譯工作者,更不敢說是翻譯家。離休以前,幾十年來我一直只是在一家出版社的編輯工作崗位上的普通一兵。逝者如斯,時不我待,建國時我們這一代還都是青年,現在都成了老年人。由于健康情況還過得去,我有幸親身經歷了近二十多年的太平盛世,遺憾的是建國以來歷次政治運動和十年浩劫我也都趕上了。
在幾十年的編輯工作里我要和大量的書稿打交道。老實說,要把編輯工作真正做好是很辛苦的。中外文水平要不斷提高,專業素養的廣度和深度要跟得上時代的需要。選題、組稿、物色作者以及譯者來稿的審讀、修改、校訂、加工,沒有一個環節是輕巧而易舉的。為了把書出好,往往還要離開辦公桌一次次地外出,幾乎跑遍了大半個中國。即使是這樣,編輯工作往往也只能在政治運動的間隙中進行,而認真工作反而成了白專道路、業務掛帥;業務掛帥就是反對政治掛帥,就是用業務來壓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