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高論(7.1-7.8)
香港大學面試題:“賭博是否應該在中國推廣”、“建‘鳥巢’是不是太浪費材料”。復旦大學面試題:“說出現任復旦大學校長的名字”,“說出全國政協常委會委員名字”
責任編輯:史哲
No.1從港大敏感的面試題看內地大學的差距
《中國青年報》,7月1日,作者:志靈
香港大學在內地招生的面試話題總給人耳目一新之感,比如今年的“賭博是否應該在中國推廣”、“建‘鳥巢’是不是太浪費材料”,去年的“如果你跟胡錦濤總書記見面,你會跟他講什么”等“很猛很敏感”的話題。
如果覺得題目“很猛很敏感”,這一定是沒跑出內地學生習慣的“政治正確”思路,即無論什么問題都要首先放到“政治正確”的層面進行一番考量,即便你自己根本沒有意識到。
可是,思想是沒有禁區的。開放性的題目意味著沒有預設的正確答案,沒有是非的區別,只有思辨是否能夠“自圓其說”的優劣。這樣的面試題不是在逼迫學生對某個“政治問題”進行立場表態,而是考察學生的思維是否受到思維定式的影響甚至禁錮。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最大的差別就在于,前者要用標準答案來衡量和規范考生,而后者卻要用不確定性來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在思想沒有禁區的語境下,開放性的問題常常包容智慧的溫床。如果沒有思想的解放,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