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30年:我們有足夠的能源嗎
除了石油瘋狂之外,鐵礦石也成了瘋狂的石頭,今后煤炭會不會成為瘋狂的煤炭?現在不抑制能源需求,后果就是今后更高的能源價格,其經濟后果是持續的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甚至是滯脹
責任編輯:余力 助理編輯 溫翠玲
【管窺可持續】
除了石油瘋狂之外,鐵礦石也成了瘋狂的石頭,今后煤炭會不會成為瘋狂的煤炭?現在不抑制能源需求,后果就是今后更高的能源價格,其經濟后果是持續的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甚至是滯脹
140美元/桶!7月初,國際原油價格又一次創了紀錄。世界各國陸續出現了針對油價的抗議和示威,但至今并未改寫油價的上升曲線??雌饋?,中國的司機們遠比國際同行幸福——盡管不久前中國宣布將成品油價格每噸上調1000元(人民幣),但價格仍只相當于國際價格的60%左右。
現實其實嚴酷。我們的麻煩絲毫不比別國少,從短期到長期,能源愈來愈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約束條件之一。
一個被廣泛傳播的樂觀預測是,考慮到城市化、工業化仍未完成,以及中國政府對經濟的駕馭能力,即使保守估計,中國經濟還可以再快速增長30年。只是,這個預測中沒有回答:未來快速增長的30年,我們有足夠的能源嗎?
我所在的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最近完成了一項研究,結果表明,假定到2020年重工業比例有所下降、能源效率有所提高、城市化水平為60%,如果經濟保持每年增長9%,中國一次能源消費將達到53億噸標準煤,大概是2007年的2倍。將經濟增長率下調到7%,能源需求將減少到45億噸標準煤。
2006年中國GDP占世界總量的5.5%左右,而鋼材消費量大約占世界鋼材消耗的30%,水泥消耗大約占世界水泥消耗量的54%。這些與能源密切相關的高耗能產業快速增長,使2003到2007年5年間,中國能源年消費總量都接近雙位數增長。經濟學的實證研究表明,城市化是引起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