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真】蒙古:不為人知的社會轉型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成吉思汗、戈壁草原,這大概就是全部??勺罱尿}亂,反倒讓人發現,原來蒙古也在玩選舉和示威的游戲。
責任編輯:李楠 實習生 郭麗萍
明天,是蒙古人民共和國建國84周年國慶日。此前的幾天,蒙古國以一種混亂的形象進入我們的視野。據新華社報道,蒙古國6月29日舉行議會換屆選舉,蒙古人民革命黨獲勝。7月1日,部分敗選政黨組織的示威活動演變成騷亂,造成5人死亡,300多人受傷,人民革命黨黨部被燒毀。蒙總統1日晚下令在烏蘭巴托實行為期4天的緊急狀態,事態漸漸平息。
中國人偶爾想起蒙古時,多半弄不清它和內蒙古的區別。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成吉思汗、戈壁草原,這大概就是全部??勺罱尿}亂,反倒讓人發現,原來蒙古也在玩選舉和示威的游戲。
其實,大概有70年時間,蒙古一直生活在北方大國的陰影下。直到1990年,它那廣袤的大草原才向外界開放。英國記者貝克(JasperBecker)是闖入這片神秘地域的少數外人之一。在《遺失的國度:發現蒙古》一書中,我讀到他的文字。1989年5月,第一次進入烏蘭巴托,“街上什么都買不著,甚至一份報紙都找不到。市場、私人商店、飯館,什么都沒有。……最奇怪的是,沒有絲毫喚起過去的東西。成吉思汗和他的帝國蹤影全無。即便在官方的歷史博物館里,那些裝滿展品和地圖的屋子,也沒有任何提及他的地方。一幅巨大的海報、血紅色的列寧像,聳立在市中心,下面是他的標語:‘黨是我們的靈魂’……不遠處還有斯大林的雕像,世界上這樣的雕像為數不多了。似乎從斯大林逝世起,蒙古的時間就停止了,這個城市仍在深深地默哀。”
1990年以后的十幾年,蒙古經歷了翻天覆地的政治和社會轉型。而成吉思汗,蒙古最為自豪的符號,顯然在被他的后代無限繁殖。一位典型的游客,將在成吉思汗機場降落,攥著成吉思汗鈔票,喝著成吉思汗啤酒,住在成吉思汗酒店。在地毯上、在電話充值卡上,這位彎弓射大雕的天驕,無所不在。而他的黑色雕像,更是出現在城市中心廣場的北側。他正襟危坐在中軍帳里,俯瞰著今日的蒙古和世界。在那頂部為藍色蒙古包式樣的紀念臺兩端,分別佇立著策馬揚鞭的忽必烈和窩闊臺。這是2006年紀念蒙古帝國成立800周年而修建的。那些與草原、駿馬、征服相連的歷史,終于又占據蒙古人的地理和心理中心。
廣場中央依然是1920年建立社會主義政權的蘇和巴托英雄雕像,胯下的駿馬奮起前蹄,在滾滾風沙中展望民族的獨立。和東歐一樣,蒙古經濟也經歷過“休克療法”。中心廣場西南角的一幢粉色大樓,見證過一些關鍵情節。這棟俄羅斯古典風格的建筑,曾經的電影院,現在是蒙古股票交易所。
我們是下午1點多走進交易所的,本以為里面是人聲鼎沸。讓人失望,這里冷冷清清。工作人員說,交易所每天工作兩小時,11點到13點。據說蒙古“休克療法”的核心人物Zholzhargal,也是交易所的創建者。在1990年代初的政治轉型后,他提出一個方案:在一年時間里將大部分經濟私有化。計劃很簡單。首先計算一下蒙古經濟的總價值,按人口分成均等的份額,給每人發一張券,想買什么就買什么。就這么把國有資產給打包處理了,只有郵局和電廠等大資產還掌握在國家手里。最后的計算結果是,每個蒙古人可以獲得10000圖(約合100美元)的股票。就像在一個微型實驗室里做一次經濟實驗,蒙古從十足的國有經濟瞬間變成了放任的市場經濟。
不過,蒙古最大的財富還未發掘,那就是它的礦藏。有300萬人口的蒙古國以農業為主,但擁有大量銅、煤炭等資源。據媒體報道,此次選舉中,蒙古兩大主要政黨都將選戰重點放在如何開發礦藏上。究竟應由政府還是私營部門持有多數股份,外資公司該獲取怎樣的權益,兩黨意見不一。蒙古的未來,仍在不同力量的博弈之中。
烏蘭巴托的街景,和中國縣城有些類似,但它仍有著自己的個性演出,那便是蒙古包。走在大街上,你會冷不丁撞見白色的蒙古包。往城市外圍走去,更是看到漫山遍野的蒙古包區,那是烏蘭巴托的獨特地貌。在蒙古,36.1%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首都的100萬人口中,58%生活在蒙古包區。一個最普通的四米直徑的蒙古包只要三萬到四萬圖,折合人民幣不到300塊,比蓋房子便宜得多。所以在城市里也有很多人選擇住蒙古包。社會轉型給老百姓會帶來什么影響,一切還不那么確定。
蒙古不為人知的社會轉型_幻燈
一位牧民在展示訓練的鷹以獲得游客的小費,蒙古旅游業并不發達。
普通蒙古人的家居生活。
7月11日是蒙古國慶日,烏蘭巴托,蘇和巴托廣場的國慶紀念留影牌。
兩個年輕人站在烏蘭巴托的山頂。山下,是連綿密集的蒙古包區。
烏蘭巴托的股票交易所每天只工作兩小時。
每逢周日的跳蚤市場是居民喜歡光顧的場所。
烏蘭巴托的一個網吧。墻上掛著彰顯歷史上蒙古帝國版圖的地圖。
烏蘭巴托火車站的列車員制服仍沿襲著前蘇聯的式樣。
網絡編輯: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