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亮化工程”背后的陰影
整個2018年,贛州市打擊串標犯罪共立案161起,對292人采取了強制措施,涉案總標的金額達到82億余元。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涉嫌串標的亮化工程,部分照明設備尚未拆除,照亮了贛州市民夜間散步的路程。
(本文首發于2019年1月24日《南方周末》)
整個2018年,贛州市打擊串標犯罪共立案161起,對292人采取了強制措施,涉案總標的金額達到82億余元。
“整個工程做出來的效果不好,領導看了不滿意,花了這么多錢,做出來的效果這么差,一定有問題,就開始查了。”
“很漂亮啊。”2017年國慶節,一位正在拍照的市民,臉都沒來及扭過來,就向前來采訪的記者贊美了一句。
當時,江西電視臺以“古城墻遇上燈光秀”為題,對贛州市郁孤臺歷史文化街區的熱鬧場景做了一分多鐘的報道。報道中說:“五顏六色的燈光演繹著宋城贛州的魅力,不少市民說,這才像過節。”
不過,當時沉浸在歡樂氣氛中的市民可能并不知道,這場“炫酷”的燈光秀不僅沒有支付工程款,還為不少人帶來了牢獄之災。
2017年初,贛州市啟動中心城區亮化工程,總投資約3億元,為章江兩岸的16座大橋、古城墻以及一些重要路段安裝照明設備,讓整個城區亮起來。古城墻上的燈光秀,就是這項工程的其中一部分。
但是,多家施工單位、產品供應商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就在亮化工程陸續完工之后,他們卻因為涉嫌“串通投標”被調查,公司法定代表人也被贛州警方跨省、跨市傳喚,或者刑事拘留。
據他們講述,為免于被追究刑事責任,他們不得已與贛州市相關部門簽署了終止合同協議書,放棄合同款。
2017年、2018年,贛州市連續兩年發起打擊串標圍標違法違規行為的專項行動。根據公開資料,整個2018年,贛州市打擊串標犯罪共立案161起,對292人采取了強制措施,涉案總標的金額達到82億余元。
工程建設一直都是官員貪污腐敗、利益輸送的重要領域。2015年12月,時任湖北巴東縣委書記的“網紅書記”陳行甲在一次工作會議上,就怒斥那種串標圍標的違法違規行為。近年來,江西、湖北、四川各省都曾打擊過串標行為。
不過,終止合同協議書引起了一些爭議。
涉案公司與辦案民警簽署的“訴求書”。
串標“窩案”
在贛州市郁孤臺歷史文化街區,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已經安裝好了的照明設備會準時地亮起,將整個街區照亮。
2019年1月19日晚上,南方周末記者在這片街區看到,不少市民牽著寵物狗、帶著孩子,在燈光之下散步、玩耍。站在街區內古贛州港碼頭的邊上,能夠聽到貢水有節奏地拍打岸邊的聲音。
廣東迪艾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周桂林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為這片街區提供照明設備的是他們公司。2017年8月,他們以505.968萬元中了亮化工程的一個產品標,并于當年10月完工。
根據當時的招標書,整個亮化工程有4個施工標、4個產品標、1個燈光秀標和1個控制系統標,總投資約3億元,并且計劃在當年國慶節前后,施工完成。
但是,就在施工陸續完成的時候,上述10個中標單位開始被當地警方調查,原因是在幾個月前的招投標階段涉嫌“串標”。此后,多位中標單位的項目負責人、法定代表人被贛州警方跨省、跨市傳喚,或刑事拘留。裁判文書網還顯示,其中一個中標單位的法定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