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誠舊影中的國民革命軍東征
說起陳誠,很多人并不感到陌生,他的一生跌宕起伏,與中國國民黨和國民革命軍的歷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最近,我們在整理陳誠檔案過程中,發現一組珍貴的東征舊影,今挑選其中數張,略加解說,以饗讀者。
責任編輯:劉小磊
1925年10月14日,革命軍圍攻惠州,陳誠在城外大中堂野炮陣地觀測目標地形。
(本文首發于2019年1月24日《南方周末》)
說起陳誠,很多人并不感到陌生,他的一生跌宕起伏,與中國國民黨和國民革命軍的歷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最近,我們在整理陳誠檔案過程中,發現一組珍貴的東征舊影,今挑選其中數張,略加解說,以饗讀者。
1920年代前后,孫中山為了抗衡北洋政府,三次建立廣東革命政權,因為缺一支真正革命的軍隊,兩次均告失敗。特別是1922年6月,粵系軍閥陳炯明不贊成北伐,炮轟總統府,逼迫孫中山離開廣東。翌年2月,滇桂軍楊希閔、劉震寰武力驅逐陳炯明,復迎孫中山由滬返粵,但楊、劉以功臣自居,革命事業仍然受制于地方軍閥。及至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穗召開,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建立,黃埔軍校的創辦使得孫中山夢想成真,培養革命武裝的搖籃從此誕生。
1924年冬,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囚禁總統曹錕,邀請孫中山北上共商國是。盤踞潮梅一帶的陳炯明躍躍欲試奪回廣州,革命政府權衡利弊,組織聯軍東征,苦戰兩月余,一舉底定粵東。1925年3月,孫中山病逝北京,陳炯明利用東征軍回師平定楊、劉叛亂之際,死灰復燃,重據潮梅。9月中旬,革命軍再興義師,東征隊伍浩浩蕩蕩,炮兵營顯得格外引人注目,副營長陳誠走在前頭,雖然個子嬌小,倒也精神飽滿,英氣逼人。
說起陳誠,很多人并不感到陌生,他的一生跌宕起伏,與中國國民黨和國民革命軍的歷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最近,我們在整理陳誠檔案過程中,發現一組珍貴的東征舊影,今挑選其中數張,略加解說,以饗讀者。
1925年10月,陳誠指揮炮兵有功,升任炮兵第2營營長。
黃埔炮兵,東江建功
1925年1月,蘇聯援助的一批武器彈藥運抵黃埔軍校,少校教官陳誠扈從校長蔣介石前往檢視驗貨,碰巧黨代表廖仲愷亦從廣州來,廖說:“蘇俄武器中,有火炮數門,可組成炮兵部隊。惟炮兵人才,不知軍校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