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百度

1月23日,百度APP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推送了一條達沃斯相關的企業新聞,作者為不知名的百家號小號,隨后相關企業向記者證實其為假消息。

責任編輯:張星

即便是營銷和質量低劣的內容,但就是因為發布在百度相關產品上,也會排在搜索結果的前位。(視覺中國/圖)

1月23日,百度APP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推送了一條達沃斯相關的企業新聞,作者為不知名的百家號小號,隨后相關企業向記者證實其為假消息。

【編者按:百度“窘態”】

百度又一次引起爭議,這一次是因為百度搜索的結果,多數都是自家產品的內容。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采訪諸多內容原創作者時,對于百度搜索和百家號都有質疑,其中就包括不保護原創等。記者也發現,百家號上甚至出現假新聞。不僅僅是普通用戶,不少專業從事搜索技術工作的人也開始從擁躉轉向逃離百度。有分析人士認為,在互聯網激烈競爭中,巨頭并不相互開放,百度將自家產品權重提高是無奈之舉。然而這樣的觀點難以站住腳,除了幾家巨頭,門戶網站、權威媒體網站等都是開放的,百度搜索并不缺乏優質內容。百度之所以這樣操作,更多是其在競爭中整個生態系統處于下風,而百家號也成為其廣告收入的重要來源。正是競爭力的減弱,百度也遭遇了國際投行對其業績的擔憂,從而下調其股價。

1月22日晚間,一篇名為“百度搜索引擎已死”的文章在朋友圈流傳,該文明確指出,近半年來百度搜索首頁的結果,半數以上會指向百度自家產品:百家號、百度百科、百度貼吧、百度經驗以及“百度系”的愛奇藝等。

甚至,即便是營銷和質量低劣的內容,但就是因為發布在百度相關產品上,也會排在搜索結果的前位。

其中,尤為引發爭議的是百家號的優先結果。“我曾經遇到過,在其他渠道上發出了原創作品后,不一會兒就被不知名百家號賬號全文轉載,標為原創、排在搜索結果首頁,并且申訴無效。”數位原創作者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百家號的判定機制事實上并不保護原創,而是保護首發。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百度正在將資源與權重向百家號傾斜,而其結果就是,用戶在搜索結果時,作為搬運工的“不知名小號”往往被排在最前位,而真正的內容原創渠道,甚至權威媒體機構網站的搜索結果,大量從百度搜索首頁上神秘消失。

“百家號初衷很好,但是搜索結果的確沒有處理好與其他網站內容的展示和權重,”一位曾在百度搜索工作的員工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言,“百度原本可以將百家號權重和內容做得更好,目前結果的確不如人意。”

逃離百度

江琳(化名)曾經做過很長時間的搜索引擎優化(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SEO),對于百度搜索的規則了如指掌。

她也一度是百度的擁躉,不僅是其忠實用戶,甚至在百度因競價排名屢陷風波時,她也認為一定程度上作為平臺方“技術無罪”,技術反映的只是人性。

然而,從2017年底,她開始選擇逃離百度。“我本人已經不用百度搜索了,因為它的搜索結果不能匹配用戶的需求,而是按照自己的一套規則去走。換句話說,我搜不到我想要的東西,”江琳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直言,“這不僅是競價排名的問題,而是算法建模的問題。”

“按照自己的規則運轉”,近半年來尤為體現在百家號產品上。多位原創作者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直言,自己的原創內容發布在門戶網站、權威媒體網站上,排名卻不如未經授權轉載自己文章的不知名百家號。

“難道門戶網站、權威媒體網站的權重與權威性,還不如一個不知名小號?”一位原創作者無奈道,“不太理解百度此舉背后的規則標準。”

如果說,百家號內容優質,能夠成為具備公信力,且真正支持原創者的內容產品也無可厚非,然而當前的現狀是,不僅未經原創作者授權的“盜版”內容在百家號上泛濫,甚至百家號上還不乏小號編制的營銷內容、標題黨、假消息。

其中,還存在譯自“洋蔥”新聞的假新聞。1月23日,百度APP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推送了一條達沃斯相關的企業新聞,作者為不知名的百家號小號,隨后相關企業向記者證實其為假消息。

“百度作為搜索引擎,其成長基因與歷程就不是依靠原創來的,這也導致其平臺上的文章即便許多是復制粘貼,但只要發布后就會被抓取,卻沒有評定是否真為原創的規則,”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百度總體而言是鼓勵首發,鼓勵內容的豐富,而非原創。”

從數據上而言,百家號則在逐漸成為廣告營銷的一大陣地。1月23日,在2019百家號創作者盛典上,百家號官方稱其日活達到1.6億,信息流日均推薦量超150億,百家號內容創作者超190萬,而伴隨這些數據成長的,是其廣告收入增加160%。

圍繞關于百家號的指責,百度方面1月23日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回應稱,百家號是提升百度App內容生態體驗的一個重要舉措,可以優化用戶使用百度App搜索時遇到的頁面訪問速度慢、排版差異大等瀏覽體驗問題?,F有的190萬百家號創作者,覆蓋了全部的權威媒體和資訊機構。

同時,百度強調,目前其搜索結果中,百家號內容全站占比小于10%。

生態窘境

百度產品尤其是百家號當今的境況,源于百度兩年前的戰略決策。

在今日頭條、騰訊旗下企鵝媒體平臺以超高補貼吸引內容創作者入駐后,2016年,百度火速上線百家號,并于當年11月宣布“百億計劃”,計劃在2017年累計向內容生產者分成100億。

彼時,時任百度副總裁陸復斌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放下豪言,“百度正加速打造以百家號為核心的內容生態體系。”據陸復斌介紹稱,百度將打通百度聯盟和百家號,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等內容產品也將入駐百家號,形成包括知道、百科、貼吧、文庫等一系列資源調度整合的內容平臺。

“以百家號為核心”,由此可見百度內部對百家號的重視程度。事實上,百度以實際行動證明了這一點。“確實將百家號的權重提上來了,尤其是新聞資訊類的內容。”江琳向記者透露。這也是近來多位用戶搜索內容優先看到百家號的原因。

從一定程度上而言,這是百度的無奈之舉。“中國互聯網本身就是一個不公平的地方,阿里屏蔽百度,微信公眾號內容只開放給搜狗去搜索,百度要是不做自己的內容,不將流量導向自己,怎么競爭?”一位長期關注百度公司的資深分析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直言道。

1月23日,圍繞百家號的諸多爭議,百度副總裁沈抖亦坦言稱,移動互聯網時代,APP都是獨立的個體,相互連接非常困難,比較割裂。因此百度才提出了百家號和小程序等行業解決方案扭轉局面。

但問題在于,一方面,百度自家內容質量存在諸多問題,從而深度影響了用戶體驗。另一方面,除了微信公眾號、淘寶等未向百度開放的內容之外,互聯網上還有海量的內容。

“除了這些大平臺,百度其實還是有非常豐富的選擇的,例如門戶網站、權威媒體網站甚至知乎、豆瓣等內容網站,它們完全開放讓百度檢索收錄,百度為何不給他們多一些流量?”有用戶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直言道。

因此在該用戶看來,百度頗有“圈地為王”的趨勢,而這背離了搜索引擎的本質。“如果用戶在使用一個搜索引擎時,無法找到他想要的有效信息,那它就不再是一個搜索引擎了。”

這也正是江琳逃離百度的最主要原因。在她看來,百度最大的問題是算法,而其背后又有自家產品的保護意識,最終導致用戶體驗的坍塌。

“比如在谷歌上搜索文件,如果后綴選擇pdf,就會按照這個規則出結果,百度則搜不出來,”江琳直言道,“這一方面是最初建模時沒有考慮到相關文件的搜索,無法抓取用戶需求,另一方面為了保護自家產品,希望用戶去百度文庫,就將其他結果降權了。”

而百度無條件向自家產品引流的結果,或許短期內可以實現信息流相關廣告的業績增長,但長期而言無異于將用戶推離自己。

根據美國網站通訊流量監測機構數據顯示,2018年12月,百度在中國搜索引擎市場占有率超過70%,而全球市占率僅有1%。當前,在中國大陸,百度在內容上面臨騰訊、今日頭條等鉗制,搜索本身則遭遇騰訊、搜狗、必應等對手的正面競爭。因此,多位分析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并不看好百度的未來。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網絡編輯:邵小喬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