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一案一策破解追逃難題一年追回12名外逃人員
近日,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雙嶼街道甌浦垟村原黨支部書記林國強回國投案自首。
溫州是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區,也是著名的僑鄉,全市有40多萬海外華僑華人、港澳同胞,分布在世界131個國家和地區,還有出國留學人員近4000人,分布在23個國家,這給追逃追贓工作帶來了較大考驗。
溫州一案一策破解追逃難題一年追回12名外逃人員
(原標題:浙江溫州一年追回12名外逃人員——一案一策破解追逃難題)
近日,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雙嶼街道甌浦垟村原黨支部書記林國強回國投案自首。
溫州是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區,也是著名的僑鄉,全市有40多萬海外華僑華人、港澳同胞,分布在世界131個國家和地區,還有出國留學人員近4000人,分布在23個國家,這給追逃追贓工作帶來了較大考驗。
“每一個外逃人員都有其特殊性,每一個外逃案件都有其復雜性。”溫州市追逃辦相關負責人介紹,2018年,溫州追回外逃黨員和國家工作人員12人,追逃工作成功的關鍵在于因案施策。
溫州市堅持寬嚴相濟的政策導向,對執迷不悟的腐敗分子堅決抓捕、對等待觀望的外逃人員耐心勸返,“五招”破解追逃難題,確保追逃工作精準施策、高效推進。
海外緝捕,跑得再遠也要抓回。以中國農業銀行文成支行原工作人員陳碎園為例,她因涉嫌貪污罪潛逃海外,幾經輾轉落腳緬甸北部的非政府武裝控制區。抱著離了國境便是“避罪天堂”的僥幸心理,她拒絕與其丈夫一同回國投案自首,甚至揚言“等老得走不動了再考慮回國”??删驮谒詾榭梢藻羞b法外之時,在當地警方配合下,專案組在其住所將其抓獲。
依法遣返,國際協作日漸頻繁。隨著反腐敗國際合作的不斷深化,越來越多的國家與我國達成共識,聯合打擊職務犯罪和腐敗行為。瑞安市羅鳳小學原教師徐長聲因涉嫌詐騙罪,于2010年6月外逃后一直藏匿在阿聯酋迪拜。阿聯酋移民部門根據我國警務合作申請將其抓獲,并依法移交給專案組押解回溫州。
當面勸投,打通追逃“最后一公里”。“見不到人、說不上話”是海外追逃最大的障礙,解決這一障礙的有效方法便是當面勸投。甌海區茶山街道洪殿村村委會原委員王靖蘇因涉嫌貪污罪,于2002年潛逃至意大利。后其親屬主動前往意大利當面勸說,王靖蘇深受感動,當場寫下投案自首書,于20天后回國投案自首。
國內抓捕,藏得再深也是枉然。有的外逃人員認為“最危險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偽造外逃假象,實則藏在國內。有的外逃人員等風聲一過,就從國外潛回國內,改頭換面后企圖躲避法律制裁。甌海區茶山鎮人民政府原出納許亥平2006年因涉嫌貪污罪外逃失聯,專案組反復查找均未發現其具體下落。直到2016年經偵查發現,甌海某居民區一家服裝店店主與許亥平高度相似,最終將其抓捕歸案。
親情勸返,割舍不掉的血緣紐帶。家庭、親情以及血肉聯系是外逃人員最難以割舍的牽掛,也是外逃人員自愿回國投案的內在動力。正是通過巧打“感情牌”,以徐家兄妹為親情勸返的突破口,專案組成功勸說鹿城區原執法干部徐少斌回國投案自首。
外逃人員大多以為“海外就是天堂”,幻想出了事情就一走了之。但外逃之后往往因為身份不明、語言不通等原因,過著有病不能醫、有車不敢坐、有房子不能安居、有親人不敢聯系的日子。
天涯海角,雖遠必追。溫州市委要求各級黨委認真落實追逃追贓工作主體責任,始終把追逃追贓納入全面從嚴治黨整體工作和反腐敗斗爭總體部署。在中央和省追逃辦的領導下,市追逃辦全面統籌協調,抓緊抓細抓實,建立紀檢監察、法院、檢察、公安、安全、司法、外事、人民銀行等部門為成員的國際追逃追贓工作協調機制,市紀委監委成立專門追逃追贓機構,指導各縣(市、區)開展工作,實施一案一專班、一案一臺賬、一案一對策,形成上下聯動、左右互通的追逃追贓一盤棋格局,發起強大攻勢,讓外逃人員無路可逃。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不管腐敗分子跑到哪里、跑出去多久,都要一追到底。希望所有外逃人員認清形勢、放棄幻想,盡早回國投案自首才是唯一出路。”溫州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說。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網絡編輯:邵小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