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這是承載全村希望的麒麟神獸
非遺麒麟舞,如何進入全新夢想世界?
在廣州南沙區黃閣鎮,每逢春節、元宵、中秋等民間節慶,村人在現實生活中未曾謀面的眾多“麒麟”就會翩然起舞。舞臺并不特別,可能是田間曬谷場上,也可能在家家戶戶祠堂中。
舞動時,舞者需佩戴沉重的麒麟道具,一人舞麒麟頭,一人舞麒麟尾。兩人配合,麒麟上下身扭轉,靈活地穿行于村鎮的大街小巷。
作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黃閣麒麟舞將南派武術中的南拳、長棍等武術表演和廣東音樂融入自身,以創新的形式弘揚傳統文化。
而作為最年輕的市級麒麟舞非遺傳承人,1989年出生的張梓康將十多年的武術功底運用于麒麟舞文化的傳承創新,也在身體力行地踐行著“弘揚中華文化”。
目前,《南方周末》與國風武俠戰斗回合網游全新《夢想世界》攜手,共同發布了“新夢想同行者”計劃,尋找那些傳承和保育傳統文化的“夢想者”,共同促進匠心文化迭代新生。
張梓康,便是這次“新夢想同行者”的主人公之一。下面這段視頻,也許可以讓你對這位神秘的非遺傳承人有所了解——
傳承:世世代代的尋根憑證
黃閣當地流傳著一個有關麒麟的傳說:古時,仁獸麒麟神游百粵,駕臨到南海之濱古海村(黃閣鎮故稱)上空,放眼四望,發現這里帆影舟楫,山巒秀麗,阡陌人家。于是降落群山之中,流連忘返,化作神石,長留黃閣。
人們在仁獸麒麟的傳說上寄托了五谷豐登、人丁興旺、百姓安康的愿景,而真正把麒麟與這塊土地相聯系的,便是代代相傳的“麒麟舞”。
在黃閣,學“舞”麒麟,必要先學武術。十多歲時,張梓康便開始習武,繼而加入村里的麒麟隊、醒獅隊,跟隨前輩深造學習。這也是張梓康父親未竟的遺憾,他喜歡武術麒麟,卻迫于養家壓力,沒有閑暇時間鉆研于此。
后來,張梓康報考廣東體育學院,學習武術專業。大學期間,他開始嘗試將民間傳統武藝帶進校園。他的內心暗藏不甘:“那么多人熱衷街舞表演,認為這是時髦、趕潮流的標志,為什么沒人欣賞傳統表演呢?”
在這一念頭促使下,他利用課余時間成立了廣州體育學院龍獅協會。80多名會員志趣相投,經常相聚探討麒麟、醒獅等民間傳統技藝學習傳承問題。
畢業后,張梓康回黃閣經營家族手藝,業余時間則承擔起大井村龍獅麒麟團的教練工作。他師從省級麒麟舞非遺傳承人張熾垣,成為最年輕的市級麒麟舞非遺傳承人。
和張梓康的成長相伴的另一條線,是黃閣麒麟舞的變遷。
200多年歷史的黃閣麒麟舞曾兩度中斷發展,一次是抗戰時期,一次則是60-70年代。直至1999年才逐漸在民間恢復,但許多舞麒麟的師傅相繼離世,表演技藝的傳承受到嚴重破壞,如不及時加以搶救和保護,將有失傳之險。
如今,傳承創新黃閣麒麟舞的重任已落至張梓康的肩頭。他始終有個夢想:“喚醒黃閣人心底的這份文化記憶,吸引更多青少年參與麒麟舞表演,更好地傳承保護麒麟舞。”
麒麟舞是當地特有的文化傳統,也是村民在黃閣世世代代生活的尋根憑證。
陪伴:一條維系情感的紐帶
“舞”麒麟,曾也叫“打”麒麟。資源緊缺的年代,鄰村之間常有矛盾發生,需要武術功底的舞麒麟被作為自我保護的一種方式。后來,村際紛爭漸少,但因舞麒麟能強身健體,便被各村保留下來。
兒時,大街上只要傳來敲鑼打鼓聲,父輩就會帶他走出家門,觀賞走街串巷的麒麟舞表演。彼時的少年覺得那些舞麒麟的人威風帥氣,一觀賞便是一整夜。那一代黃閣年輕人的心里,始終埋藏著有關麒麟舞的記憶。
大井村的龍獅麒麟團如今多了許多麒麟,獨舞麒麟不再孤獨。團里的師傅并非以此謀生,把大家聯絡在一起的,“是靠村里面大家的情感”。年輕人體力好,負責舞麒麟,舞不動的老人便去敲鑼打鼓。講求人際協作的麒麟舞,成為維系情感的紐帶。
團隊成員陪伴彼此度過流淌汗水的訓練,也陪伴村民慶祝共同的節日和難忘的瞬間。
想象:一個令人神往的國風武俠世界
傳統麒麟舞表演時間長久,重復的動作頗多,但村民們仍百看不厭。而如今,張梓康發現,一個表演若總是重復相同動作,觀賞性便會大打折扣。
于是,他發揮想象,創新麒麟舞,以舞臺劇的方式,讓麒麟文化融入具體可感的故事之中。
他創作《麒麟情》,講述了主人公從接觸麒麟到深深愛上麒麟舞,通過學習鍛煉麒麟舞表演,最終和老一輩麒麟舞表演者同臺共舞的故事。他目的清晰,想借此表達年輕一代傳承和發揚麒麟舞的寓意。
麒麟的形象也在歲月流轉中變遷。曾經,麒麟顏色單調,其后才演變出黑、綠、紅、白等色彩各異的麒麟。設計大膽創新、顏色艷麗的麒麟在舞動中頗具美感。
經重新改編的麒麟舞,在舞蹈陣容上,由一頭麒麟變成多頭麒麟,相互起舞,相互呼應;在舞蹈技藝上,逐漸發展出十八式豐富的套路,使麒麟舞更具觀賞性;輕、重、快、慢、急、緩、停,律動和節奏之美也被淋漓地展現。
2018年9月末,《麒麟情》在廣東省第五屆麒麟文化節暨麒麟舞大賽上斬獲麒麟舞創新組金獎。張梓康離自己的夢想越來越近,日益增多的青年人參與進麒麟舞的表演中來。
這樣以傳承非遺文化為己任,又能推陳出新玩出新花樣的年輕人,也是全新《夢想世界》與《南方周末》共同發布的“新夢想同行者”計劃想要挖掘的人物。作為一款國風武俠戰斗回合網游,“夢想世界”IP十年沉淀,不但創造了一個墨色生香的武林江湖,陪伴玩家度過落寞失意抑或歡欣雀躍,更將游戲本身對傳統文化的關注,蘊含于游戲內容的迭代創新之中,為玩家提供更有趣更有內涵的游戲體驗。
游戲中的神獸紅炎龍,便是以大放異彩的黃閣麒麟舞為元素創作而出。黃閣麒麟舞來到了夢想大陸,在全新《夢想世界》的二次創作下被賦予了天馬行空的魅力。與黃閣麒麟舞一樣,紅炎龍的形象不斷更新迭代,以更加精美創新的形象呈現給玩家。
躍然紙上的新版紅炎龍,頭部形象在線條、輪廓、顏色上與黃閣麒麟如出一轍,威嚴的氣焰流淌在傳統的中國紅中,身后的天書畫卷上書寫著中國古代的經文。除了紅炎龍,游戲對其他神獸和召喚獸均進行了迭代,大批量融入中國傳統文化的各式元素。
來到全新《夢想世界》逐夢的玩家,或許能在一個墨色生香的武林江湖,充分地體驗一個充滿想象的國風武俠世界,更能體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所在。會有更多的新夢想同行者,相會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