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年④ | 明太祖:寫錯賀卡要砍頭
那些好詞的諧音讓朱元璋浮想聯翩:“作則”讓他想到“作賊”,“法坤”讓他想到“發髡”。作為一個當過流賊又當過和尚的流氓皇帝,他怎么能允許文人們在賀表里揭他老底呢?其實人家壓根兒就沒揭他老底,可是架不住他的變態心理作怪??!
責任編輯:聶寒非
幾名學生一起動手制作新年賀卡。
那些好詞的諧音讓朱元璋浮想聯翩:“作則”讓他想到“作賊”,“法坤”讓他想到“發髡”。作為一個當過流賊又當過和尚的流氓皇帝,他怎么能允許文人們在賀表里揭他老底呢?其實人家壓根兒就沒揭他老底,可是架不住他的變態心理作怪??!
明太祖朱元璋應該是中國歷史上最勤政的變態皇帝。
在朱元璋之前,歷代皇帝都不可能每天都上朝。就拿唐朝皇帝來說吧,平均是四到五天上一次朝:每月的初九、十九和二十九舉行小規模朝會,召見三品以上官員;每月的初五、十一、二十一舉行中等朝會,召見五品以上官員;然后是每月的初一和十五舉行大朝會,召見九品以上官員(參見《唐會要》卷25《文武百官朝謁班序》)。宋朝皇帝稍微勤奮一些,只要不是生病、守孝和元老重臣去世,每天都會跟宰相、副相、樞密使、三司使這個級別的宰執大臣見面商談軍國重事,但并不接見其他臣子。低品級官員想見皇帝一面,除非碰到春節、冬至、新君登基、皇帝生日這樣的大日子,因為只有在這個時候,宋朝皇帝才會召開大規模朝會,允許九品以上的京官參加(參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溫翠玲 校對:胡曉菲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