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大軍”回鄉路上的“守望者”

春運到來,“全國勞動模范”李金蘭再次成為志愿者。她在廣西和廣東交界處的梧州市東出口春運服務站,為騎摩托車回鄉過年的農民工群體服務已是第十六個年頭。

點擊可觀看視頻

春運到來,“全國勞動模范”李金蘭再次成為志愿者。她在廣西和廣東交界處的梧州市東出口春運服務站,為騎摩托車回鄉過年的農民工群體服務已是第十六個年頭。

年關將近,從廣東珠三角地區返鄉的摩托車隊伍逐漸增多。近年來,春節前夕,不少來自廣西、湖南、貴州、云南和四川等地的務工人員會騎摩托返鄉,被形象地稱為“摩托大軍”。

在摩托大軍的回鄉路上,沿途各處設置了愛心驛站。像李金蘭一樣的志愿者,成為溫暖老鄉們風雨歸程里的“守望者”。為了照顧這個特殊群體中的特殊對象,李金蘭四年前開始組織布置母嬰室。

如今,在李金蘭所在的服務站,哺乳區、兒童游樂區設施完備,取暖器、紙尿片、八寶粥等物品一應俱全,數十個長腳塑料凳挨著墻壁疊放。李金蘭說:“往年這時候凳子有時都不夠用。”無人登門的時候,李金蘭走出母嬰室,翹首望著老鄉們騎摩托車來時的方向,路口“歡迎農民工兄弟姐妹返鄉過春節”的大幅標語特別醒目。

“摩托大軍”中的一家三口在梧州市東出口春運服務站休息,并領取志愿者們贈送的新年福袋。新華社記者馬原馳攝

陸續進站休息的騎行者都將自己包裹得嚴實,外表看起來略顯臃腫,不少人最外面還套一件雨衣,腳上用塑料袋扎成鞋套。摩托車后綁著行李,甚至還有折疊凳、拖鞋、年貨等。

在廣州務工的潘南雄途徑梧州回老家容縣,這是他第六年騎著摩托車回家過年,他深知“摩托大軍”的艱辛。“最難走的時候就是冒著大雨,自己沒帶雨衣,一身衣服濕透了,只能忍著難受到加油站,跑到廁所里換衣服。”

作為中石化加油站的一名員工,李金蘭有著同樣的感觸。她回憶說,十多年前,天氣比現在更冷,加油過程中那些騎摩托車回家的老鄉,雙手一直哆嗦,差點連錢都掏不出來。“由此我們就想到了提供一個歇腳的服務站點。”

隨著出行方式多元化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高鐵、自駕車成為越來越多人返鄉過春節的選擇。中國鐵路總公司預測,春運期間中國鐵路將發送旅客41330萬人次,同比增長8.3%,日均發送1033萬人次。

“摩托大軍”中的一位小朋友在梧州市東出口春運服務站休息。新華社記者馬原馳攝

在春運人潮中,潘南雄們組成的“摩托大軍”規模在不斷縮減。據梧州市交警部門統計,途徑梧州市東出口(單向廣東進入廣西)的春運摩托車流量從2013年的25萬輛減少至2018年的5.5萬輛,根據往年數據預測,今年將比去年減少約5000輛。

潘南雄的老家目前還沒有開通動車,坐班車要輾轉幾趟,為了方便,他選擇騎行400多公里回家。“不管多累都要回家過年,一整年都沒回去了,孫子剛出生兩個月,很想回去抱一抱。”在服務站,他領取了一張免費的無限流量移動電話卡,期待著回家用手機給孫子播放動畫片和兒童音樂。

選擇摩托返鄉的人們越來越少,但他們在途中感受到的真情卻在年年升溫。最初的時候,服務站只提供熱水、姜湯等;現在,準備周到的豆漿、餅干、方便面、八寶粥、春聯等一應俱全,回鄉就業創業信息、簡便醫療、車輛免費維修等服務也在不斷完善。

交警周君林引導“摩托大軍”進服務站休息。新華社記者馬原馳攝

在服務“摩托大軍”的隊伍中,還有梧州交警周君林的身影。15年來,每逢春運,他便來到東出口春運服務站,疏導“摩托大軍”進站休息,提醒他們注意安全、避免疲勞駕駛。

在感覺肩上重大責任的同時,周君林的內心還有份酸楚,因為他的弟弟也是“摩托大軍”中的一員。他回憶道,弟弟途徑自己執勤的地方時,兩人只能相互凝視致意。

每年春運路上,與周君林一樣,無數交警在外堅守,他們身上的反光衣連綴著“摩托大軍”的回鄉路。周君林說:“我在守護別人的安全,別人也在守護我家人的安全。只要路上還有摩托老鄉,我們的守護責任就一直在。”

(來源:新華社)

網絡編輯:邵小喬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