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融資“壓力山大”,泰禾為啥屢獲百億融資支持?
春節前夕,2018年表現搶眼的閩系房企泰禾集團,又有融資動向:1月28日,泰禾集團與中國建設銀行福建分行簽署合作協議,建行將為泰禾提供總額100億元的融資支持,涉及范圍包括人民幣貸款、外幣貸款及其他信貸服務。
這是繼2018年下半年先后獲得上海銀行、光大信托“兩個200億”授信之后,泰禾集團又一次獲得百億規模以上的融資支持。至此,在不到4個月的時間里,泰禾已經獲得超過500億元的融資額度。
雖然坊間時有傳言稱,泰禾資金面堪憂,后續發展缺乏支撐。但從實際表現來看,泰禾能夠逆勢獲得這么多金融機構的力挺,足見專業機構對泰禾發展前景的信心,使得有些傳言不攻自破,也打破了部分人對泰禾的固有印象。那么,金融機構對泰禾的信心究竟從何而來呢?
經營策略調整卓有成效
眼下,房企的融資環境并不好。雖然近期央行宣布全面降準,給整體處于困境的房地產行業資金面帶來了利好消息,但房企融資渠道有限、融資難的局面仍然存在,行業整體融資壓力依然不小。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1月以來,截至1月24日,相關房地產企業公布的融資計劃近60起,合計融資金額超過1500億元,刷新近一年多來的融資月度新高。不過,其中大多融資集中在龍頭房企,中小房企成功融資的寥寥無幾,融資馬太效應顯現。
分析人士認為,金融機構之所以屢次對泰禾集團等大型房企拋出橄欖枝,規模及資金面穩定是重要考量標準,由于整體收緊,使得優質房企的優勢更獲青睞,自然成為更多機構的合作對象。
過去一年間,除了“兩個200億”,據不完全統計,泰禾2018年內獲批的債券、REITs、ABS、ABN、美元債、中期票據等各類融資產品總額度已達307.51億元,另有104億元融資產品正在相關部門審批過程中。
業內人士分析,金融機構青睞泰禾,首先因為泰禾發展迅速,土地儲備充沛并且成本、布局合理,發展基礎雄厚;其次,泰禾長期堅持的新中式精品化發展思路,也使其在優質項目成為“新剛需”的新形勢下,具有充分的后發動力,未來發展空間較大。
這其中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泰禾近年來有策略地轉變了經營思路,并迅速收到成效,市場反響熱烈,財務指標顯著改善。
一位接近泰禾集團的人士表示,泰禾一直是國內高端地產的領導者,以前更追求單品高端價值,如今為了滿足更多精英消費者改善居所需要,開始開發不同層次的精品住宅,從而也面臨追求高周轉的合理壓力。這位人士稱,“泰禾在堅持大的戰略方向的同時,在經營策略上進行了調整,一年之內已然見效,實現了現金流回正。”
業內人士評價稱,泰禾既追求高品質,單品價值高,又加快周轉速度與回款效率,實現了現金流回正,這么大規模的企業,一年內完成如此轉變,是不容易的。金融機構正是看到了這些變化,才有了力挺泰禾的底氣。
糧草充足提振機構信心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對地產行業來說,積累的多寡決定了擺在一家企業面前的道路有多長。
泰禾集團就是憑借長期的穩步積累,奠定了扎實的發展基石,在近幾年集中轉化為發展動力,并且以其目前的儲備來說,糧草充足,未來幾年發展后勁強力可期。
克而瑞研究中心此前發布的“2018年上半年中國房企總土儲貨值TOP100”榜單顯示,泰禾集團以7775億元位列第10,以6609億元權益貨值位列第9。
泰禾的突出排名遠在銷售排名之上,可見其尤其注重長遠發展,大部分儲備將在接下來幾年內成為自己穩步發展的“活水源頭”。這也是金融機構之所以能夠放心地與泰禾合作,提供融資支持的基本原因。
泰禾不僅地多,還有兩大優勢:一是布局,二是價低。
多年來,泰禾始終圍繞一二線城市布局,項目遍布32個主要城市,覆蓋區域包括:以北京為中心的“京津冀”地區、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地區、以廣深為中心的珠三角地區以及以福廈為中心的海西經濟區、以武漢為中心的中部地區。
難能可貴的是,泰禾在布局時實現了“物美價廉”。2013年,泰禾在北京、上海等地集中拿地,這被當時很多同行指責太“激進”,但事實證明,2013年在一線城市拿地的費用,如果等到2016年,要至少翻一番。這些土地的獲取和溢價,為泰禾之后幾年的快速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泰禾早于許多房企完成了對一線城市的初步布局。而等到各大房企啃著地價不斷飆升的一線城市這根硬骨頭時,泰禾已經抽身招拍掛市場,又先人一步轉投增長期的二線城市以及一線城市的存量市場。
大量收并購,讓泰禾嘗盡低價拿地的甜頭。2016至2017年期間,泰禾新增項目大多位于一二線城市,且土地成本平均為6000元/平方米。2018年上半年,泰禾新增土地面積157.02萬平米,新增儲備建面157.11萬平米,土地投資金額57.88億元,計算可得,新增土地均價僅不足4000元/平米。
充足的土地儲備讓泰禾“心中不慌”,也給金融機構吃下一顆定心丸。
新中式精品長期利好顯現
如果說“糧草”決定了擺在房企的道路有多長,產品質量則決定了房企最終能在這條道路上走多遠。
尤其在大多數人的基本居住需求得到了較好滿足之后,質量成為新的剛性需求,越來越多的人注重居住品質,眾多房企也面臨由量向質的轉變。
作為長期堅持新中式精品思路的房企,泰禾多年的積淀,在最近幾年陸續收獲果實。業內人士分析,未來,主打優質項目的房企,還會受到更多市場認可。也正是基于對未來發展的認可,資本市場對泰禾集團等精品化戰略清晰的大房企十分青睞。
尤其是新中式,泰禾前瞻性地將精力投入在對傳統筑居文化的探尋中。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發展壯大的中國已經步入尋求文化自信的新時代,中國傳統文化開始覺醒和復興,這也將直接帶動中式居住方式的價值回歸。
泰禾集團董事長黃其森曾說,“泰禾的戰略布局,是所有房企里最清晰的,也執行最堅決的”。這個戰略不僅指布局,也包括項目形態和產品匠心。尤其在過去一年里,雖然各家房企遭遇了罕見的困境,有的中小房企甚至面臨生死難題,但泰禾還是憑借過硬的產品質量和獨到的精品項目,收獲了金杯銀杯口碑。
2018年,包括院子系、大院系、小院系、府系、園系、灣系等在內的泰禾全系精品項目都受到熱捧。以小院系為例,1月26日,泰禾上海大城小院第五次開盤,迎來開門紅,176套別墅類房源實現了1小時去化100%的業績。
此前,泰禾項目熱銷屢屢見諸媒體——2018年11月底,信達泰禾•上海院子二期開盤,326套房源1小時售罄,總銷金額約25億;2018年,北京金府大院累計實現年銷50億元;北京院子二期3個月達成55億元銷售額;昌平拾景園自2017年入市至今銷售過百億。
糧草充足,精品利好不斷顯現,也無怪乎金融機構越來越青睞泰禾集團這樣的房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