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or宮斗?涉10億貪腐案被開員工喊冤,大疆深夜回應
事件回顧
無人機巨頭大疆的一次改革,意外牽出一個10億級的貪腐大案,僅處理涉嫌腐敗和瀆職人員就達45人。近日,大疆這起反腐引發外界強烈關注。不過,也有被開除的員工在網上喊冤:“公告貪腐名單上面的人,一半以上都是冤枉的,被扣帽子的,為了是向你交差嗎?”
大疆“10 億反腐案”劇情反轉為內部“宮斗劇”?1月30日凌晨3時,大疆發布公告對此回應表示:大疆治理職務腐敗的工作被挑戰:一些被辭退的涉事員工自我辯白,在公司內外添油加醋地散播謠言,將負責反腐內審工作的同事描述為派系社團,掩飾甚至美化自己的工作過失與不當行為。
遭開除員工稱有一半人員被冤枉
根據大疆反腐公告,截至目前,大疆共處理涉嫌腐敗和瀆職人員45人;其中,涉及供應鏈決策腐敗的研發、采購人員最多,共計26人;銷售、行政、設計、工廠共計19人。問題嚴重、移交司法處理的有16人,另有29人被直接開除。大疆已在公司內部公告上述涉案人員名單。
大疆表示,這一輪腐敗行為保守估計損失金額超過10億元人民幣。這一數字為2017年所有年終福利的2倍以上。
大疆方面稱已經成立了專業的反腐小組,專門關注這個事,反腐還會持續。有媒體報道稱大疆“腐敗范圍比想象要大得多,現在只處理到冰山一角”,預計牽涉范圍超百人。
此后,有大疆被開除員工在社交媒體上發文向大疆CEO汪滔喊話,稱“公告貪腐名單上面的人,一半以上都是冤枉的,被扣帽子的,為了是向你交差嗎?”,有媒體稱,大疆“10億反腐案”劇情反轉為內部“宮斗劇”。
“剛開始都是N+1賠償,后來可能覺得賠了太多錢,就開始使各種手段去誘導恐嚇員工,讓員工自己離職。”有不愿署名的知情人士稱,于是,雷厲風行的反腐小組在幾個月內很快給出了“反腐成果”:一份45人的“涉貪”名單。
該員工在社交媒體上稱,在大疆這波“反腐”中,自己被“清除”出公司,且自己沒有“貪腐”。
但該員工隨后刪除了這篇文章,并且發布了一篇聲明。聲明稱,“我和公司的事情,我會自行處理解決,我支持公司反腐,不放過任何一個貪腐,早日查明真相”,并表示網絡上流傳的部分文章系一些媒體添油加醋報道,已經偏離了自己的目的和初衷。
回應:自我辯白、添油加醋散播謠言
輿論經過幾天的發酵,1月30日凌晨3點左右,大疆發布了一則千字聲明,對此正式回應。
大疆表示,在2018年持續推進管理改革與提升,在這個過程中整改了許多被高速發展掩蓋的問題,而職務腐敗是其中最為嚴重的。但大疆治理職務腐敗的工作一而再、再而三被挑戰:一些被辭退的涉事員工自我辯白,在公司內外添油加醋地散播謠言,將負責反腐內審工作的同事描述為派系社團,掩飾甚至美化自己的工作過失與不當行為。“這些內容并不新鮮,各類企業、機構在推進廉潔誠信建設的工作中,流傳的謠言總是驚人的相似。”
“大疆所面對的職務腐敗問題并不僅僅發生在某一家企業,而是讓各行各業都咬牙切齒又痛感無力。職務腐敗的調查取證難度很大,員工失信的風險卻很低。不少失信甚至貪腐人員即便被調查發現,也很少影響其更換工作繼續職業生涯;有的員工利用一家之言甚至匿名發文都很容易為企業制造巨大的輿論壓力,正如大疆正在經歷的一樣。”大疆稱,不正之風如此囂張,許多企業主、創業者在種種困難面前不得已選擇暫時妥協,有的甚至持續被蒙在鼓里。
大疆透露,在行業中,職務腐敗分子與部分供應商形成了互相保護的“避風港”:已經調查暴露問題了,但供應商寧可失去企業后續的訂單,也不愿意協助打擊貪腐,反而將被辭退的涉貪腐人員推薦給其他企業繼續進行利益輸送。
職務腐敗問題可以對整個產業鏈產生多大影響?大疆算了一筆賬:從原材料采購、加工半成品到最后成為企業可用的零件,即使每一環節的腐敗使得采購成本只上升5%~10%,經過三層產業鏈到達企業時,成本在無形中增加了16%~33%,“令人觸目驚心,因職務腐敗造成的企業巨額隱形成本,成為了中國科技制造業甚至整個中國創新越來越必須正視的巨大阻礙”。
在前不久閉幕的深圳市政協六屆五次會議上,大疆創始人提交了《關于加強企業員工廉潔從業建設的提案》。提案中呼吁通過企業與政府的配合,在行業中建立“高風險崗位從業人員的誠信檔案數據庫”。為這方面的專業人士建立終身信譽制度,讓接近重大資金與利益資源的高風險從業者在陽光下工作。
“人才是大疆持續發展中的第一資源,大疆對職務腐敗行為零容忍的同時,不愿意任何一個清白的人才受到影響。”大疆方面表示,反腐過程中,不少大疆正常流動離職的前員工,與大疆一起承擔了輿論壓力。對此,大疆歡迎各用人單位積極聯系大疆進行所需的人事背景調查。
網絡編輯:梁淑怡